组建农技服务队伍。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建立起10名农技专家带领100名技术指导员指导1000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万户农民的“专家组+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农技服务体系,明确经常性开展技术指导的重点内容和服务对象,实现农技服务的点、线、面结合,形成了农业技术服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
创新农技服务形式。开设“田间课堂”,从农民最急需、最迫切的关键技术抓起,大力开展“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进行零距离接触、手把手传教、面对面服务。开通了“12316三农服务热线”、“农业短信服务平台”、“农业科技服务直通车”等,使农业技术服务形式灵活机动、切合实际,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双向互动、切实管用的服务。
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各种农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技人员自身素质。经常性邀请省市农科院、农业大学专家定期授课、集中培训;分层次选派农技人员赴省内外高等农业院校进行学习和培训;开通《农业科技网络书屋》促进自我学习,全面提升基层农技人员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农技服务水平。
注重培训基层农民。通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对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农户因材施教,重点抓实抓好科技示范户培训工作。通过经常性地现场指导、田间示范、集中培训、实地观摩等方式,在培养了一批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了农技推广领域的 “科技二传手”,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赵培光)
赵书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