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近日,济宁市设立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平均每个城市社区每年划拨20万元(市、区财政按照1:1比例负担),主要用于为社区和党员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目前市财政已按规定拨付,各区正在陆续完善该项经费的实施细则。
"听说经费下来后我高兴得一晚上没有睡着觉,现在为群众服务也有底气了。"济宁市中区柳行社区居委会主任马利华说,划拨到柳行社区的有20万元,经过征集意见,申请公示等程序,计划利用专项经费为民族小区更换安全门和垃圾箱、摄像头等,已经把申请材料提交到济阳街道办事处了。
"柳行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20万,南门社区26万,根据各个社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而定。"济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社区服务人口和集体经济状况不同,每个社区的服务经费也不一样,社区服务人口多且集体收入少的获得的经费相对高些,社区服务人口少且集体经济收入多的经费相对少些,但最低不少于10万,目前经费已经到位,辖区内的社区都可以申请使用。
根据相关规定,济宁市城市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数额,根据各城市社区党组织承担的服务群众重点任务和全体党员群众(含住社区流动人口)数量,适当拉开档次确定。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坚持一事一议、集中使用、民生公开,主要用于为社区和党员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具体包括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和维护,社区各类为民服务活动的开展,社区内特困党员群众的帮扶救助,社区公益性便民服务场所和服务设施的建设、维护以及社区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其它服务事项。
延伸阅读》 鲜有经费申请 用于文化活动
"目前社区已经把经费使用计划报到街道,社区提出用于公共设施维护和维修的占很大比例,几乎没有社区提到用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济宁市城区某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专项经费下来后,辖区内各社区提出计划使用的方案,但大部分社区提出对社区进行环境卫生改造,粉刷墙面,维修道路,注重"面子工程",几乎没有社区提出经费用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管理经费应用于刀刃上,确确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济宁市城区某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经费使用已有明确规定,需要遵循"了解需求、确定项目、审核备案、支出报销、定期公示"等程序,群众服务经费20万元不能用于"面子工程",除了改善社区里的公共设施外,还应该体现在社区创新服务上,比如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和群众性的健康娱乐活动,让群众切实感觉到生活的乐趣,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