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杨村矿紧紧围绕安全工作全员零“三违”、现场零隐患、矿井零事故“三零”目标,始终坚持井下标准化、地面规范化、全面精细化“三化”思路,以危险源辨识为前提,以风险评估为手段,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强力推进区队“三位一体”安全风险评估,有力保障了矿井安全工作持续平稳发展。
该矿按照采掘区队、辅助区队和地面生产单位三个层次分别设计评估内容,规范“三位一体”风险评估程序,编制《安全风险评估实施方案及考核办法》,规范标准6大类29条。制定安全风险评估实施细则,确定矿(科室)、区队15项安全风险评估重点,明确了责任分工和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方法,为推行区队“三位一体”安全风险评估创造了良好条件。
该矿建立预控机制,充分发挥矿、科室指导区队“三位一体”安全风险评估的作用,每月召开一次顶板管理、机电运输、“一通三防”和地测防治水专业例会,明确系统预控重点,指出区队风险防范点,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形成专业会议纪要并下发各采掘区队;举办业务科室、区队负责人及管理、技术人员专题培训班,引导干部职工转变安全风险评估是“花架子”、“不顶用”,存在着“应付”、“凑乎”“不在乎”等不良思想观念,增强了他们对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认可度。
该矿强调安全风险评估的实效性和有效性,规定采煤面交接班不超过20分钟、掘进不超过30分钟、零星工程与分散作业不超过10分钟、岗位工不超过15分钟,对超过规定时间的按影响生产论处,对现场不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可边开工边整改,既保证安全风险评估质量,又提高了安全风险评估效率。
该矿严把安全风险评估关,把定期考核与动态控制相结合,对施工地点岗位工种、重点工序风险评估内容进行日常动态检查,得分计入区队日常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制作安全风险评估现场演示提问卡,坚持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强化临时施工和零星作业,规范签批流程;编发安全风险评估督察周报,指出区队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案,限期整改,跟踪督导,人机环管四类危险源的失效方式得到有效控制,有力保障了矿井安全工作持续平稳发展。截至6月27日,该矿连续安全生产2555天。(赵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