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大合唱”,唱出和谐“好声音”。建立健全“政府奖补、单位帮扶、村集体自筹”的投入机制,对文明行动措施实、进展快、效果好的村,给予重点奖励补助。目前,全镇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新建沼气池1000口,有10个村的沼气池普及率达到100%;新安装路灯1700多盏,实现了“街街亮”;新修农村道路168公里,实现了“户户通”。有6个村被评为济宁曲阜市文明生态村,有12个村被评为“曲阜市文明生态村”。
树新风,展现乡村“新生活”。该镇共评出曲阜市级“孝德典型”10名,培树镇级“好婆婆、好媳妇”120名、“文明示范户”38户、“诚信示范户”102户、“科技致富带头人”56名。1000余名党员干部与扶贫户开展结对帮扶,共投入帮扶资金50多万元,帮助300多个家庭实现了脱贫致富。认真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提供致富信息700条,举办培训班80多期,受益群众达5000人。
文化大惠民,释放文明“正能量”。投资100多万元实施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投资200余万元新建农家书屋、健身广场18处,投资26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镇综合文化站,组织村民培训20多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0余份,培训转移劳动力4000多人,提高农民科技应用水平,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全镇戏曲、腰鼓、秧歌、舞龙舞狮、各类演唱团体、庄户剧团等业余文艺队伍达40余支,村村有业余文化队伍,形成了龙尾庄根雕、崔屯唢呐、张庄秧歌、白塔妇女合唱等一批特色文化品牌,满足群众不同层次文化需求。(张向东孔林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