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香革建议,济宁应推动都市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建立都市区农民市民化人口和失地农民基本公共服务推进机制,实现教育、卫生、养老、社会保险、基本生活保障等的全覆盖和与市民待遇的均等化。同时,还应推动都市区市政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结合新型农村社区迁村并点建设,将小村、距离交通干道偏远的村庄适当整合,提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对集中度,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向近城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通讯、垃圾清理一体城市化管理。
都市区融合需明确发展先后顺序
在都市区融合发展的顺序上,济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颜明副主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颜明认为,都市区融合应从交通一体化入手,随后逐步进行产业融合。
交通一体化是都市区融合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在颜明看来,依据都市区发展的主要方向,交通一体化建设应以东为主、以西为辅。目前,济宁东部有高新区依托科技服务体系和科技平台建立的现代服务业、兖州依托铁路发展的物流业和邹城依托白马河发展的大吞吐量制造工业,交通运输量大,急需发展密集、层次高、方便、快捷的多种交通网络,西部次之。
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我市需统筹全市产业优势,对产业布局进行深入规划,明确各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对此,颜明建议,济宁中心城区要以高新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先进制造、金融服务、教育科研、高端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兖州充分发挥铁路交通优势,重点发展仓储物流、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现代旅游、造纸业。邹城重点发展煤化工、能源电力、生物医药、旅游服务等产业,并依托白马河发展吞吐量大的加工制造业。济宁西部则在大运河上做文章,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三个区域产业错位发展,既有产业链上分工,又有产业之间的互通有无,以产业融合引导三城相向发展,促进都市区融合发展。
嘉祥:争取济宁基础设施向嘉祥延伸
谈到嘉祥与济宁对接,嘉祥县政协常委孟凡新认为,嘉祥全面对接济宁的前提和基础,要立足“物流嘉祥、通达四方”这一品牌,凸显嘉祥在区域发展布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加强与鲁南经济带、济宁都市圈等规划的衔接,重点引进济宁龙头企业的相关配套产业,并争取济宁基础设施向嘉祥延伸,全面推进济嘉快速通道建设,打造济宁西部增长极。
孟凡新建议,嘉祥县作为济宁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济宁市域工业核心组成和济宁西部工业引擎的功能,积极与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区结成产业发展联盟,把嘉祥高新区和经济开发区设置为同城发展的产业共建区,这样不但可以整合双方的近城发展空间,提升产业选择门槛,也可为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平台。同时,全面提升都市区交通体系,科学安排公交线路,将中心城区的公交线路继续向县城拓展、向小城镇拓展、向农村拓展;强化济宁与周边县区间的城际交通联系,积极发展轨道交通、BRT公交,构筑半小时通勤圈,全力支撑济嘉同城化。
曲阜:以高铁为突破,同时发挥文化核心优势
随着京沪高铁的开通,曲阜的区位交通优势越来越明显,高铁经济将成为带动曲阜发展的一个增长极。目前,京沪曲阜站辐射范围可达菏泽、临沂等地,为方便周边地区乘客到达曲阜高铁站,并能快速疏解到达的旅客,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道路通达性便显得尤为关键。
政协委员马磊认为,目前济宁和曲阜之间仅一条连接线是不够的,应加快曲阜东外环路的建设,尽快解决东外环路与崇文大道的连接、327国道与东外环的连接,京福高速20号口及其他交通站点的连接问题,真正发挥曲阜高铁的交通枢纽地位。另外,从长远发展来看,为解决高铁组团与主城区的道路交通问题,从而带动连接线两侧的土地增值,马磊建议济宁市政府组织高层专家进行论证,考虑兖石铁路改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