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楼市经历了上半年的稳健发展,虽不算是“大跨步”向前,但也有几处可圈可点之处:首先,成交量未受楼市调控影响,稳定并处“高位”,几处新开盘小区销售业绩颇佳;其次,住宅项目“离开市中心”步伐加速,北湖新区、高新区、济北新区以及大运河东岸,成为住宅开发热点地区;再者,国家级地产大鳄相继落户济宁,大资本带动我市楼市跨越式发展;最后,低价楼盘成住宅销售主力军,城区每平米6000元以内的房源尤为受宠。综上所述,记者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我市房地产市场在地产大鳄入局后,正在加速产业升级,告别当初“闭着眼都不愁卖房”的时代,更多的倾注于品质与营销的提升。
改善型住房成楼市“灵丹妙药”
近些年的房地产市场,“刚需”无疑成为楼市的热点词汇,在很多人看来,那些名下没有房产,在结婚、迁移、求学等客观因素影响下,首套房购买者成为促进房源销售的一个重要推力。其实,我们忽视了另一个强大的因素,这就是改善型住房的购买力。原来住的房子面积小了,家里要进新人了(婚嫁、生育等),居住质量提不上来(位置、物业、配套等)……都成为市民购置新房的理由。
不妨关注一组数据,根据济宁市房产交易监理处提供的数据,市城区成交住宅面积区间统计结果显示,140平米以上住宅占到总成交量的40.01%,100平米至140平米之间的住宅则占到38.95%,而60至80平米的住宅仅占2.21%。由此不难发现,100平米以上的住宅成为商品房市场当之无愧的霸主,而这个面积的需求者,往往都是改善型住房的关注者,因为他们或许现居住在上世纪单位分配的旧住宅中,或者由于三代人同住而对住宅面积有新的要求……在这个“单位福利房”消失的年代,很多有改善性需求的国人只能通过商品房买卖来实现新的住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