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队伍强素质,做到有人管事。街道集中整顿“软弱瘫痪”党支部,从优化结构、教育培训、选人用人三方面提升村干部素质。一是优化党员干部队伍结构。有针对性地把科技示范带头人、外出务工回乡青年、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及时将他们吸纳到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当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重点培养,逐步吸收为党员,使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科学化、多元化。二是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在坚持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的基础上,组织村两委干部进行廉政勤政教育,并在每个行政村开设道德讲堂,开展政德教育学习。三是严把选人用人关。规范选拔程序,坚持公开透明,将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廉洁奉公,公道正派,群众拥护,有文化、有本领、诚心诚意为群众办事的人选进基层党支部班子。
抓阵地强功能,做到有地议事。傅村街道把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作为重点,集中解决了村级组织无活动场所问题。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制定了街道关于推进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办法,对新建、扩建、修缮活动场所的村给予补助。目前,街道对2个计划新建村、2个拆迁村、2个不达标村进行场所升级,共补助42万余元,10月全面完工,全部达到“三室五有”的标准。
抓经费强保障,做到有钱办事。严格按照市微山县文件精神,制定了《傅村街道村级组织运转保障资金管理办法》,确保村级组织运转资金投入到位及规范使用管理,运转经费原则上按照行政村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45元的标准确定,对经费不足3万元的,由街道补贴,每年街道补贴近50万元。在运转经费的管理上,采取“村财镇管、镇管村用、专款专用、单独核算”的方式,实行支出报账制,统一管理、统一拨付,村级所有支出必须由村“两委”集体研究,经办人签字,村党组织负责人审核后到村账镇管办公室报销,并及时在村公开栏进行公开,做到运转经费使用有程序、有监控、有措施,解决了运转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多头管理、多头拨款、职责不清等问题。今年以来,49个行政村进行办公场所规范性建设及远教设备更新,共使用村级运转经费16万余元。
抓制度强机制,做到有章理事。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傅村街道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服务机制,构建为民服务网络。一是设立“便民服务岗”。 为提高办事效率、切实提高便民服务岗工作效能,在街道机关大厅设立了“便民服务岗”。服务岗每天由一名副科级领导负责,保证有三个部门在岗在勤,各部门之间实行周轮岗制以及来访登记与首问负责制。彻底杜绝了群众办事“部门难寻、干部难找”的现象,节约了群众办事成本,促进了“零距离”服务群众,有效地提升了机关效能。二是实行机关干部及村干部***制度。构建了“自然村党群服务点—党建示范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街道党群服务大厅”的链式服务网,对各项民生事项实行“集中受理、一站式服务”,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和“便民服务日”制度,每周五街道包驻村干部到所包村集中坐班,开展为民***服务,搭建起向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的有效载体,真正做到“群众办事不用东奔西走,便民服务样样都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