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绿色竞争力
思路一变天地宽。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生态条件,我市通过湿地建设、造林绿化等,构筑起一道道生态安全屏障,更激活了绿色竞争能力。
今年,我市创新采煤塌陷地治理思路,细化分解了2万亩采煤塌陷地年度治理任务,实施“引黄充填、清湖淤积、生态治理”三大区域治理。全市已建成23处、共17万亩人工湿地,水质净化能力达到了每天20万吨。40个南四湖试点湿地项目中,9个已完成或已完成主体工程。9个南水北调人工湿地项目上半年全部通过省里验收并投入运行。新晋升国家级湿地公园2处,省级湿地公园4处。
值得一提的是,市政府将20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列入今年“为民所办实事”之一,以城区、矿区、山区、水系为重点,按乔灌藤结合、多树种配置,大力实施水系绿化、山区绿化、城区绿化、通道绿化、平原绿化、镇村绿化等十项绿化会战工程,全面营造景观林、经济林、生态林、防护林。以重点区域林场化促进国土绿化规模化,力争实现“一座城市一片森林”、“一个村庄一座绿岛”、“一条交通干线一道绿色廊道”、“一条水系一片绿色景观”的目标,让全市域“有山皆绿,有水皆清”。今年以来,全市完成造林25.7万亩、成活率95.5%,新建完善绿色通道934公里,新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
在生态建设上下功夫,开辟了科学发展新路子。“利用”生态建设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倒逼”作用,我市发展高技术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产业,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同比提高1.5个点,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个点,三产比例由2011年的12.1 : 53 : 34.9调整为11.6 : 52.5 : 35.9,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今年上半年,落地项目多、投资规模大、结构质量好,新开工规模以上项目1569个、同比增加10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6个、同比增加54个;在建续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62个、占落地工业项目的33%。(记者 郭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