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备受关注的济宁一中北湖校区正式启用。
济宁一中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北湖校区占地500余亩,可以容纳7000余名学生在校学习。宿舍区由678个房间组成,可以满足4000名学生的住宿需求。学生入住后,每个宿舍都有卫生间,每个楼层还专门设置自修室。学生们想洗衣服和洗澡,一楼都有统一的公共区域,很方便。
另外,济宁一中已经确定有360余名学生走读。为了满足这些走读生的需要,济宁一中与济宁市公交公司联合,开辟出6条济宁一中北湖校区通勤车线路。6条通勤线路分别是济安桥线、环城西路线、古槐路线、建设路线、琵琶山路线、共青团路线,遍布城区30多个停靠点。校园一卡通投入运营后,也是学生们的乘车卡。每天上车刷卡,短信就会发到家长手机上,告知其孩子已经上车。晚自习放学后刷卡,也可以提醒家长可以去相应的站点接孩子。
总计13048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可以同时满足全校师生的就餐需求。食堂由两家餐饮公司分别承包,目前正筹备学生的饮食。开学后,学校将联合多部门监督食堂的食品安全。
济宁一中为消除安全隐患,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规律,更能保证学习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学校安排高二、高三年级入驻北湖校区。近日,学校已安排学生统一返校(太白校区),确认学生住宿及公交通勤情况,同时为每名学生发放了一份详细的北湖校区驻班细则,其中包括公寓管理、通勤情况等。(记者 樊娜娜)
延伸阅读:新一中新起点
济宁一中是山东省重点中学、省级规范化学校,也是济宁地区最好的学校之一,济宁市中学教育的模范学校。
济宁一中始建于1902年,名为直隶州中学堂,最初设在原运河道署衙门,是清末山东省兴办最早的“新学”之一。1912年,“济宁直隶州中学堂”改称“济宁中学校”;其后曾有“山东省第十二中学校”、“山东省立第七中学校”、“山东省立济宁中学”等名称,直属山东省教育行政部门管理。1948年,“济宁联合中学”在已经停办的中西中学旧址(现济宁一中古槐校区)复课办学,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1949年,“济宁联合中学”改称“山东省立济宁中学”。1951年,“山东省立济宁中学”分为两个学校,称“山东省济宁第一中学”和“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直到2000年,两校又合二为一,成为新的“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中学”。
济宁一中太白校区、古槐校区现有在职教职工467名,学生5000余名。优雅的校园独具特色,既有西式风格的建筑,也有中国古典式园林,是一所环境雅致,绿树成荫的绿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