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给全镇困难群众开辟一条“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的救助绿色通道,鸡黍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镇上建设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中心,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立体救助体系,现已取得明显成效。
领导高度重视,健全立体救助体系。专门成立镇“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规划部署,分管领导靠上抓协调督导,镇民政办、人社所、中心校、卫生院、团委、妇联、司法所、计生办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参与,设立镇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中心,开通便民服务窗口,实行“有办公服务场所,有救助热线电话,有配套微机打印机,有便民服务材料架,有规范管理服务制度”等“五有”管理模式,将困难群众的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社会保障及涉农补贴等纳入其中,实行“一站式”服务,公开规范办理群众诉求,方便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同时,全镇70个行政村村村设立了社会救助服务点。这样一来,较好地解决了以往重复救助、多头救助和遗漏救助的社会救助“碎片化”问题,实现了对困难群众的无缝救助,搭建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整体联动、立体覆盖”的长效利民服务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畅通救助渠道。为给全镇困难群众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社会救助服务,目前,该镇已开通困难群众救助绿色通道,设立了专项服务热线电话,由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受理并及时答复困难群众的救助咨询、救助诉求,妥善处理好困难群众反映的各类救助诉求。同时,实行限时办结制,根据办结事项,分别明确办结时间,由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督促各村、站所认真办理好服务中心转办的各类救助热线工作事项。
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对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业务培训,严格规范来人、来电、来函救助业务办理程序,对来人、来电、来函进行救助业务政策咨询、反映救助诉求的,工作人员会一次性告知相关救助政策、承办部门、办事流程及需要提供的证件、证明材料等;需转交相关部门办理的,由工作人员填写《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转办单》,交由相关单位(站所)限时办结。相关单位(站所)按时办结后,受理单位(站所)需填写《转办件办理反馈单》,交由镇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中心存档。(周瑞香 周海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