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曲阜的儒学会堂
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现场
济宁齐鲁网9月27日讯(记者李蕾 康宇)2013年9月27日,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暨2013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位于孔子故里山东曲阜的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与会的中外学者认为,儒家思想中包含了很多生态智慧,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要充分挖掘这些宝贵的思想和智慧,构建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儒家思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南开大学哲学院乔清举教授阐释了儒家生态哲学的基本理论,他认为儒家哲学本质上是生态哲学,其理论结构基本原则是"天人合一",可从对天的认识和对人的作用两个层面加以认识;他从宗教、道德、政治三个理论维度对儒家生态哲学的特征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指出中国文化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保持较高的文明水平,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儒家生态意识维持了中华民族生存地区的自然环境。
西北大学方光华教授详细分析了以"天人合一"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内涵与特点,并对近代以来西方生态思潮的发展趋势予以关注。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生态问题的特殊性提出要努力探索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道路:构建与我国现代文明形态相一致的生态理论;将生态理念渗透到当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使生态理念成为文明自觉;积极参与全球生态事务,倡导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民胞物与、公平正义的生态价值观念。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李瑞智教授指出,随着中国和亚洲和平经济的崛起,以抽象、理性、信仰为基础的西方文明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为寻求全球经济的和平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从以流动、直觉、整体和务实为特点的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国古典传统中寻找智慧,在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对话互补中促进世界和谐。
儒家伦理在完善当代道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儒家伦理在完善当代道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提升人生境界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功能与价值。当代道德教育应当吸收儒家伦理中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一系列思想精华,并将这些精华融入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内涵更加丰富,成效更加显著。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牟钟鉴教授指出儒家在历史上不是一家一派的学说,而是集三代文化之大成、为中华民族确立人本主义精神方向、为全民族提供基础性道德规范的社会德教,它面向社会所有的人,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提供伦理原则,而以五常八德为基石。儒家未来的演变,不宜政治化、宗教化、工具化,应在社会德教位置上发挥作用。
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提出,在向西方学界介绍中国哲学和文化时,他们会使用对古典传统理论化与概念化的方法。"儒学角色伦理学"意在叙述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特道德哲学,让它发出自己的声音。它基于将人视为处于互系的观念,将人家庭角色及关系作为修养道德能力的起步,在精神上呼唤道德想象,并能激励通过人的相系而生成的道德,进而为展开道德生活的宽度与立体视角提供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