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75岁的市民王土城在灵堂呆了一个上午,一直默默站着,向英雄致敬(齐鲁网记者 张晓博 摄)
13日下午,刚从手术台上下来的赵女士赶到支队悼念英雄(齐鲁网记者 张晓博 摄)
13日下午,从山东胶州赶来的刘洪坤生前战友向老班长致敬(齐鲁网记者 张晓博 摄)
齐鲁网北京10月13日讯(特派记者 张晓博 实习记者 张理)有年近九旬的老人、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妇、有从胶州赶来的战友、还有刚从医院做完手术的病人……13日,在北京消防石景山支队搭设的灵堂,各界群众前来悼念火灾中牺牲的两位英雄。
“他们的事迹感动了北京”
13日上午,拄着拐杖、左胳膊还缠着绷带的北京市民赵女士在消防战士的搀扶下走进灵堂,边走,赵女士边流下了眼泪。
灵堂很简单,就搭设在石景山支队的办公大厅里,刘洪坤、刘洪魁的遗像悬挂在正中,上面的条幅上,黑底白字书写着“沉痛悼念刘洪坤刘洪魁同志”,遗像下面,放着从火场中找到的两名英雄的遗物。两名武警战士分立两侧,为英雄守灵。
“傻孩子啊,你们怎么这么傻呢!”站在英雄的遗像前,赵女士泪流满面。“我在石景山医院住院,刚做完手术,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我儿子在网上给我看了照片,我难过的不行了。”赵女士对身边的消防战士郑志伟说,“你们感动了北京城啊!可是傻孩子,只有自己安全了,才能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安全啊!”
“老的小的都用他们,我得来看他一眼”
“孩子啊,你怎么突然就走了!”13日下午,76岁的街坊周秀珍和邻居一起赶来悼念。“前几天还见面呢,怎么说没人就没了呢!”站在遗像前,老人很难过。
“老的小的都要用他们,家里门被锁住了,我这进不去打了119,就是咱们中队的小伙子到家里给我帮忙,平时都用他们,多好的人啊!”周秀珍说。
香山药店的老伙计王土城也已经75岁,他一个人在灵堂呆了很久。“我来自红旗渠,同样是一个英雄的地方,昨天北方工业大学的女孩拿两个人的照片给我看,我就一直掉眼泪,太可惜了。”老人说。
“老班长,我回来看你了”
“他是我的中队长,从新兵的时候就带着我……”昨天下午,从胶州坐动车赶到北京的山东小伙子贺腾飞哭红了眼睛,默默地对着刘洪坤的遗像鞠躬致意。
贺腾飞是山东人,2004年进入海淀区高能物理研究所消防中队时,刘洪坤带了他们这批新兵。贺腾飞说,中队长和蔼的表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打消了刚到部队这个新环境时紧张不安的情绪。“服役期间,中队长对我们都很照顾,找我们谈心,鼓励我们学习训练。我们一步步从新兵走过来,他花了很多心血。”贺腾飞说,服役三年,他一直把刘洪坤当成老大哥一样敬重。2007年退伍后,最想回来看望的就是当时的刘洪坤中队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