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金融系大三学生刘昱含,喜欢传统艺术的她每天观看演出前都做足了功课。(齐鲁网记者 李聪格 摄)
14日晚,在济南铁路文化宫上演《香莲案》,现场观众中不乏许多中老年戏迷。(齐鲁网记者 李聪格 摄)
天津京剧院精心打造的新编京剧《香莲案》在济南铁路文化宫倾情上演。(齐鲁网记者 李聪格 摄)
齐鲁网济南10月15日讯(记者 满倩 李聪格)10月14日,伴随一场降雨,济南气温突降。但是,这股冷空气的到来却丝毫没有抵挡住市民对“十艺节”剧目展演的观赏热情。
夜幕降临,天津京剧院精心打造的新编京剧《香莲案》在济南铁路文化宫倾情上演。
在多是中老年观众入场的剧院内,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格外引人注目。记者上前采访,得知这个来自山东财经大学金融系的女孩叫刘昱含,山东烟台人,今年读大三。
“在济南念书正好赶上十艺节,这真得是个好机会,因为20元钱买的最便宜的票,比看场电影好得多,电影票还25元一张票呢!”刘昱含从书包里掏出一沓绿色的剧目观看票,格外地开心,“买了从12号到26号每天演出的票,前天看了越剧《柳永》,今天下午还看了昆曲《红楼梦》。”
说起越剧《柳永》来,小姑娘特别的兴奋,“现场观看挺震撼的,印象最深刻的当然要属《柳永》了,特别地美!那天晚上演出结束后我一直等演员等到10点半!”而14日下午,刘昱含冒着大雨先是从省文化中心大剧院观看了《红楼梦》,后又匆匆赶场来到铁路文化宫一饱京剧的魅力。
聊起自己喜欢传统艺术的原因,刘昱含觉得特别地简单,这和她从小接触国画有关。
“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画国画的缘故,对传统民族艺术自然就有着特殊的偏爱,但是现在喜欢传统戏曲的年轻人并不多,但是我相信它应该会慢慢发展起来的。”这位“90后”小姑娘告诉记者,在她们班很难找到一个能跟她一起来观看戏曲的同学,但是如果看到有和她一样对传统艺术感兴趣的朋友想要来观看,她就会十分热情地帮他们买票。
这次陪同刘昱含一起来观看演出的是她的高中同学,“受她的影响,我也渐渐爱上了中国戏曲。今天晚上为了观看演出,我都翘课了。”两个可爱的小姑娘相视一笑,“我俩约好这半个月每天都一起来看演出。”
“明天,我们打算去看美术展。”刘昱含从随身携带的手提包里取出一个硬牛皮纸制的小本子,翻开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地按时间顺序写满了她这两个星期的观看行程。记者了解到,每次观看演出之前,刘昱含都会提前做功课,查阅一些演出剧目的相关信息。
刘昱含告诉记者,班里同学都标榜她为“文艺范儿”,但是能够影响到父母和朋友喜欢上传统艺术,能将“文艺”进行到底,也是一种满足。
当晚,《香莲案》编剧刘连群在接受齐鲁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不赞成将观众刻意按照年龄来区别划分,更不赞同戏曲艺术为了迎合青年观众而做改编的说法。今晚来观看演出的,都是京剧观众,我们不能低估京剧观众的眼光和接受能力,戏有新意,只要内容合情合理,演员表现精彩,他们是没有成见和框框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