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高河街道在深化“包村联户”工作的同时着力在为民服务上下功夫,积极增设为民服务措施,打造为民服务工程,做到虚功实做、软件硬抓,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无假日办公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我上学的时间快到了,来街道办理一个家庭贫困证明,想不到国庆假期还有部门人员留守值班,证明很快就办好了。”这是前段时间周庄村村民周艳丽前来街道办理事务时所说的一番话。为全面方便群众办理事务,街道实行无假日办公制度,明确要求在双休日以及节假日期间涉农、涉访、涉稳等重要部门安排专人轮流在岗值班,并由两委带班领导负责督促检查在岗情况,将检查结果作为年底考核及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服务承诺让群众更信赖。街道在兑现群众承诺上做到言必行、行必果,通力打造群众信赖平台,对于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和问题,及时进行分类梳理,定期地召开承诺事项办理情况交接会,掌握承诺事项办理进度,使承诺的事项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完毕。今年夏天有周油坊村村民反应村里只有一个文化广场,五个自然村有的村距离文化广场较远,跳舞不方便,想让街道帮助再建一个文化广场。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街道及时成立了专门工作组,查勘选址,商谈方案,最后确定“企村联建”的修建方案,在中联集团金乡分公司的鼎力相助下仅用四天时间便将新的文化广场展现在群众面前,并购置了健身器材及音响设备。承诺事项的圆满办结,得到了广大“舞者”的交口称赞。
“接上访下”让群众诉求更直面。街道充分借助“包村联户”活动的开展,将听取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作为转变干部工作作风的重要内容,除明确要求“包村联户”工作人员“下”村访户宣讲政策、了解群众诉求外在便民服务大厅每天由一名两委领导坐等群众“上”门反映问题,使群众诉求渠道更全面,解决问题更直面。“现在干部作风有了很大转变,增加了很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对于我们反映的问题也都能上心去解决,老百姓欢迎这样的工作作风。”前来便民服务大厅办理事务的邵刘村村民张兴文感慨地说。
开展结对帮扶让困难群众不再“难”。随着天气转冷,该街道及时组织结对帮扶人员对辖区内135户特困户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了解掌握帮扶对象生活、生产情况,及时为部分特困群众送去棉被、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帮助部分未完成秋种的特困户顺利完成秋种,使特困户们在结对帮扶中切实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生产、生活上不再“难”。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完善为民服务内容,是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具体体现,我们将一以贯之的贯彻好、执行好,打造基层群众满意组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 (周文艺 杨晓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