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全部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费的通知》,从2013年秋季学期起,全部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上学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了。
此次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范围由原来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扩大到公办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
“能够免学费读书,感觉自己很幸运”
10月28日上午,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一间教室里,基础工程学院会计电算化2013级3班的朱同学正在专心学习。朱同学今年16岁,是嘉祥县疃里镇朱井村人,家里有爷爷、奶奶和爸爸一家四口人。爷爷奶奶都已经快70岁了,老两口靠种地为生,爷爷有气管炎,腿脚也很不方便,奶奶上了年纪也干不了重活,只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爸爸腿有残疾,在威海的一家残联工厂打工,一家四口的生活都靠着低保和爸爸打工维持着。“家里条件不好,没有能力供我再继续读书。当初知道中职学校能免学费,我就毫不犹豫的报考了。”朱同学告诉记者,在这里上学,除了一年交住宿费和书本费900元之外,不用再交任何学费,每个月家里只用给他两三百块钱充饭卡,自己平时也会兼职赚点零花钱。“能够免学费读书,学到就业前景还不错的专业,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当谈到对未来的规划时,他告诉记者,“我并没有太大的梦想,我希望能快点学会一样有用的技能,在毕业后一份安稳的工作,养活自己,照顾好家里人,减轻爸爸的负担,不让爸爸再那么辛苦,我就很满足了。”
据记者了解到,山东济宁2013年共有5万4千名学生享受这一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的政策,朱同学只是其中的一员。
多项新举措 催热中职教育
免除中等职业教育学费的新举措让许多家庭贫困的孩子解决了上学难的困境,除了免除学费外,今年省教育厅还陆续实施了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多项新政策,职业教育成为山东省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头戏。
据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中等教育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教育改革重点,学生只要是学有所长,学校就能破格录用。据了解,学校将对获得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三等奖以上、省级一等奖的学生,免试技能和专业知识,根据语数外三科的考试成绩,单独划线,择优录取。“免费政策确实可以吸引更多的生源,但这远非职业教育的目的所在。生源是任何一种教育的基础,没有生源任何教育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施这些新举措目的在于扭转“低分进中职”的错误观念。各中职院校希望能通过改革各项招收政策,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
除此之外,省教育厅在2013年9月还公布了山东试点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学分互认学籍互转的通知。试点市高中生可去中职学校学技能,中职生可去高中学校深造文化课。同时中职生上学一年后,可经过测试转学到普通高中,并最终获得普通高中的毕业合格证。从今年9月起到2016年9月,山东率先在青岛、潍坊、德州三市选择部分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开展试点。关于此改革的实施,济宁教育局周科长分析道:“现在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计、评价手段等方面分别执行不同的国家标准,培养方向不同,学生一旦选择其一,另一种教育的大门基本就关闭了,这种体制障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多元选择与全面发展。山东此次试点意在打破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隔离墙”,推动学籍互转、学分互认以及课程与资源共享。”
专家分析:加速中职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
“加速中职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在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的甘天栋老师看来,加速中职教育发展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大批技能人才。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转变,更需要有知识有技术的“创新性技术人才”,这也对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资助来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可以满足国家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为产业部门提供素质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