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中小学校长不再是官 教育家办学带来新变化
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
齐鲁网11月28日讯(山东台记者 高昌杰 高洁 牛犇 青岛台)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青岛市以取消中小学行政级别为突破口,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摘掉了“官帽”。
在青岛九中,“午餐有约”活动很受欢迎,校长张玉慧几乎每天都和学生们一起吃午饭,听听大家对学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张校长每天还要当一次学生,和学生一起听两堂课。张玉慧原是处级干部,取消行政级别后,他被评为高级校长,各种行政事务少了,自己可以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张玉慧表示,在这之前,每周能在这听一到两节课这就不错,现在每天听一到两节课,既可以接近教师,了解教情,又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化。
像张玉慧一样,青岛首批35所局属学校的48名校长不再有“官衔”,特级校长、高级校长、中级校长、初级校长四种职级管理制度开始实行,校长由以前的组织、人事、教育等多头管理,变为教育部门一家管理。实行职级制后,校长轻松了,教育局长更轻松。过去,要均衡教育资源,调优秀的校长交流到弱一点的学校十分困难,因为行政级别和管理权限都有限制。
青岛市教育局局长邓云锋表示,把正处级的校长安排到副处级的学校去,校长可能不愿意,一个正科级的学校安排到正处级的学校就破格了。实行职级制以后,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新校长也有不轻松的,那就是评价方式变了,过去是单纯的行政考核,主管领导说了算。现在,教职工、学生、家长和同行,都对校长的职级评选有评价权,这其中,家长评价占到15%的比例。
近期,市北区正在开展的校长满意度测评,测评由第三方机构承担,通过随机打电话,获得家长的评价结果,校长们也在现场见证整个过程。
青岛四十七中校长魏铁英表示,这种随机的测评,可以很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可以看到办学与家长期待的差距。
按照职级制要求,今后青岛将实行校长资格准入制,特级校长甚至没有退休年龄限制。为配套改革,青岛先后起草制定18个配套文件,逐步消除学校政府化、校长官员化的弊端。
邓云锋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管办评分离,今后政府搞好宏观管理,学校的管理交给校长,加大第三方评价力度,真正让学校充满活力,让整个高校教育事业发展走入一个比较科学的轨道。
延伸阅读: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高校去行政化推动教授治校三中全会《决定》:推动公办事业单位去行政化 逐步取消学校等单位行政级别我国千所高校仅6所提交章程 去行政化仍难实现山东公益组织实行直接登记 推动行业协会去行政化高校改革试行3年仍未触及核心 去行政化阻力依旧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