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旗帜聚正气 筑强堡垒谋跨越------龙桥街道抓牢党建标准化建设促发展
今年以来,龙桥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思路,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全街呈现出经济总量与发展质量同步提高、城兖州市环境与农村面貌同步优化、组织建设与社会和谐同步增强的良好局面。今年1—10月,街道完成地方财政收入8613万元,占全年任务的78.9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8亿元,占全年任务的85.7%,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可望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468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利税238万元,实际利用兖州市外国内资金3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1家,服务业4家,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有升。
实施“一把手”工程, 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积极构建党建工作联动共管机制。年初,组织研究制定了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并与各村居、企业党组织负责人签订了党建工作责任状,明确了党建目标任务,实行年度奖惩考核。认真执行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在班子内部实行“一岗双责”制,班子成员协助抓好包保村居和企业的党建工作,形成了党工委统一领导、有关科室各司其职的党建工作格局。抓实基层党建书记创新项目的实施,围绕《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模式》这一课题,采取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物业经济、兴建农贸兖州市场、鼓励结对帮扶等多种形式,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目前,已形成资产增收型、资本经营型、服务创新型和社区建设型四大类型,产生了稳定的村级收入来源,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展力和服务力。
夯实基层根基,提升村级组织整体水平。一方面,强化村级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对村级班子进行分类定级,实施了配强一个村党组织书记、配齐村“两委”成员一班人、备足后备干部一批人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工程,班子结构更趋科学合理。在党员发展上,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团组织推荐的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目前,街道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6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3%,35岁以下的占79%。在党员管理上,坚持“严”字当头,严肃党员管理纪律,严查党员违法违纪,有力地维护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另一方面,抓好村级党员干部能力提升。科学制定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实行一季度开展一次党支部书记碰头会,年初,对村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对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工作作风提出明确要求,引导他们时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召开村党组织书记座谈交流会、村党组织书记专题述职会等形式,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与街道党工委的沟通联系,并以此培养村居主要负责同志的全局、发展、稳定、廉洁、团结意识,提升他们的执行、带富、维稳、自律、创新能力,进一步调动了各村比学赶超、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优化载体促创争,全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一是扎实开展“干部联户、党群连心”活动。按照 “两个全覆盖”的要求,对每一位机关干部都安排了联系包保户,实现了所有农户都有机关干部联系,所有干部都有固定的联系户。同时,街道为每位机关干部统一制作了工作证、连心卡、民情记录薄和惠民政策宣传读本,机关干部在入户走访时,亮明身份,发放连心卡片和宣传读本,详细记录包保群众的家庭情况、生活状况等,力所能及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为检验联户走访工作效果,街道党工委定期组织对机关干部走访联户情况进行自查,采取现场入户或电话抽查的形式进行督导。今年以来,共开展自查活动4次,印发专题通报3期。二是继续推行“三大员”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长村情信息员、现任村会计民生代办员、下派干部驻村调研员的作用,搭建党员、村居、街道三级为民服务网络平台,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社会管理和为民服务水平。三是健全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努力改善村干部的福利待遇,2012年,街道共发放村干部岗位补贴37万元,年底绩效补贴48万元,提升了基层干部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张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