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持续下降的气温抵挡不了“蒜乡群众”舞动的激情。夜幕降临,在金乡街道魏庄村的广场上,一群喜笑颜开的男女老少,伴着动感的节奏,打鼓、扭腰、摆臂、踢腿,煞是好看。在舞动的人群中,有个人跑前跑后,格外引人注意,大家都叫他“高指导”。
据了解“高指导”是魏庄村新上任的文化管理员,初任2个月,时间虽不长,但成绩却突出。“高指导可是俺舞蹈队的自己人”,“他尊重大伙的意见”,“他组织能力强,能解决大伙的难题”,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着。
今年以来,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金乡街道积极探索文化惠民的形式,初步确立“兴建村级文化队”的思路,配齐了放音机、音响、乐器,但各村的文化队伍却迟迟组建不起来。经调查研究,由于文化站工作人员有限、精力有限、对各村的情况了解有限,导致缺少与村民牵线搭桥的“中间人”,更缺少主管各村的“带头人”,因此村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并不高。为此,该街道积极探求突破方案,最终明确在各村公开招聘“文化管理员”的思路,并制定出实施方案和奖惩激励措施,一时间这个不起眼的“九品芝麻官职”成为群众广议的话题。最终根据16村的基础差异,采取群众推荐、公开评选的形式,街道为各村分批次聘任了文化管理员。
文化管理员上任后,首先对村民展开了“拉网式动员”,把有基础、懂跳舞的全部召集起来,成立“先锋队”,每晚统一练习,同时通过对接文化站找到“对路”的指导老师,仅用时一个多月各村就纷纷建起了广场舞队、秧歌舞队和腰鼓队,拉开了舞蹈学习的高潮。这期间16个队伍均报名参加了广场舞、秧歌舞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现如今,优美的广场舞已成为金乡街道村民健身的有效载体,其活动形式多样,基本满足了不同爱好、不同层次村民的需求,“街道村庄”摇身变成最美的“广场舞台”。(刘姗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