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社区开"小店"被叫停
足不出小区,在家门口即可办理银行转账、水电缴费、购买理财产品……今年以来,由于可以避开申请分支网点的复杂审批流程,不少银行通过设立"金融便利店"在小区内"跑马圈地".而随着日前银监会叫停"人+自助机"模式,不少社区银行面临进退两难的尴尬。对此,有市民表示困惑:这些银行"小店"挺亲民,不会就此关门吧?
"有人"社区银行须持牌
"除了不能办理开卡业务,存取款、转账,甚至是购买理财产品,都能在这儿办。"19日下午,家住名士豪庭的祝女士发现小区内悄然多了一家很特别的银行,确切地说更像是一家"小店".工作人员告诉她,这就是一家"金融便利店".
与常见的银行网点相比,这家便利店仅有不足20平方米,而且没有银行柜台。记者走访发现,不只是名士豪庭,济南不少小区开始兴起类似的社区银行。这些"小店"的扩张速度和规模被一些银行视为战略上新的制高点,它们像金融系统中的毛细血管一样在城市的各个社区里延伸。
就在社区银行风生水起之时,银监会的一纸通知成为不少银行的"紧箍咒".日前,银监会印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设立社区支行、小微支行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社区银行分为"有人"和"无人"两种模式。其中"有人"社区银行必须持牌,"无人"则必须24小时自助,不存在中间形态。这意味着,"人+自助机"模式将被叫停。
紧急"刹车"出于风险考虑
据媒体报道,2013年下半年以来,华夏、平安、广发、民生、光大等10余家银行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社区银行"试点。但多家银行都没有经过正式审批,各家"社区银行"在名称上就打起了"擦边球",智能超市、金融便利店、社区银行、社区支行、智慧金融超市……虽然名字不同,但是提供的服务和运作模式却是大同小异。
对此,《通知》明确要求为确保社区支行、小微支行的合法性、严谨性,其作为面向社会公众的银行网点应当持牌经营,并且工作人员必须为银行正式员工,不得业务外包,按许可的经营范围展业。
有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没有牌照审批管理,"人+自助机"模式可能会出现假冒网点的现象。同时,大量派遣制员工的使用也被质疑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问题,如出现诈骗、飞单等情况将无法管理。"监管层此时出手,更多考虑的可能是控制一下社区银行扩张节奏,避免出现扎堆发展、资源浪费的情况。"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认同。由于人才储备、设备跟不上,社区银行发展太快容易形成风险漏洞,因此监管层的态度是"成熟一批做一批".
市民担心"便利店"就此退场
显然,面对银监会的禁令,已经投入建成的社区银行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据业内人士估计,一台落地式ATM机价格在20万元左右,招牌与LED灯箱至少3万元,加之电视机、网银体验区所用电脑设备、家具等,装修后的一个社区银行初始成本接近50万元。这还不包括商铺租赁和人工成本。
"估计银监会下一步会针对通知出台细则,到底类似的'金融便利店'何去何从,总行也在研究,我们只能等通知。"东部一家本月刚刚开业的社区银行负责人表示不想多谈。但他认为,便利店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贴心",这也决定了其存在的合理性。
名士豪庭的祝女士认为,比起银行柜台动辄排队一两个小时,"金融便利店"更方便,服务更到位,也更具亲和力。希望这种刚刚发展起来的银行"小店"不要就此退出市场。
"成立社区银行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银监会不会彻底叫停。"一家银行的相关人士表示,就目前来看,已经布局的银行将面临相关业务的调整,后来者的进入难度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