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时考核从"文"到"实"公仆表现有"尺"可"量"
季度考核2次"不称职"的,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平时考核排名靠后的,年度考核不能确定为优秀等次……2013年度公务员队伍考核的变化围绕着同一关键词:平时考核。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现,我市部分党员干部存在纪律松散、履职不力等问题,如平时迟到早退、办事效率低、服务态度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人民公仆如何让人民满意?管理形式如何高效科学?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加快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考核机制,推动考核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成为一道难题。
2013年1月,我市启动对全市各级机关除本级党委管理干部以外的在职公务员的平时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转正定级、提拔使用、奖励惩戒和解除处分的参考依据。年末将至,实行了一年的公务员平时考核从"文"到"实",面临了哪些难题,又取得了哪些实效?近期,本报记者综合观察我市公务员系统部分单位的做法,"管窥"答案。
"绝大部分单位只进行年度考核,容易出现'平时不算账,年底糊涂账'现象,难以客观公正地评价考核对象的工作实绩和效率;有些地方年度考核走过场,导致'干好干坏都一样'、'干多干少都称职',不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据市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如何做才不至于让平时考核流于形式并能持久?这是公务员平时考核面临的难题。
难点 如何打破畏难情绪
破解 立规建制提升克难信心
与多位公务员考核部门工作人员交流后,记者发现,"畏难情绪"是平时考核推开的第一只拦路虎。怕领导不支持、怕同事不赞同、怕公务员不理解、怕指标定不好、怕技术难实现、怕做起来难坚持……越难的事,坚持下去就会柳暗花明。"一些地方和单位大胆探索,在公务员的平时考核上已经摸索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只要我们真正重视起来,坚持在实践中创新,是完全可以做好平时考核工作的。"据市公务员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做好公务员平时考核的关键,是要在思想认识、制度落实以及方法创新等方面统筹考虑、齐头并进,行动起来。
不论是公务员内部还是社会公众,对建立科学、合理、长效的公务员平时考核机制呼声一直很高。2012年12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公务员局联合印发《济南市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意见(试行)》,自2013年1月起,对全市各级机关除本级党委管理干部以外的在职公务员启动平时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公务员转正定级、提拔使用、奖励惩戒和解除处分的参考依据。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充分认识到公务员平时考核的重要意义,通过建立健全机制,稳步扎实推进平时考核工作的开展。市直各部门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并召开动员大会对开展平时考核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县(市)区都成立了由县区分管领导任组长,组织部分管领导、人社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商河县等县区主要领导对此项工作专门作出批示和指示。"除按照市里统一要求将机关处以下(含处级)在职公务员纳入考核范围外,我们将领导班子成员的工作内容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带头参加考核,同时工勤人员、社工及其他人员全部纳入考核范围。"记者从市妇联了解到,为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市妇联将副局级领导干部也纳入了考核范围。市中区、槐荫区、天桥区和市检察院、市总工会、市委编办、市直机关工委、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统计局、市安监局、市民族宗教局、市旅游局、市粮食局、市侨办、市法制办、市市政公用局、市地震局等部门也将考核范围扩大到工勤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口计生工作最大特点是直接与群众面对面,这就要求我们把承担技术服务的事业编制人员纳入考核范畴。"据历下区人口计生委的工作人员介绍,事业编制人员与公务员同考核、同管理、同奖惩。历下区文化东路街道办事处针对街道公务员少,事业单位人员多的实际情况,将考核范围扩大到事业单位所有在职在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