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好全国全省改革领头雁
改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特色;改革,是当代青岛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刚刚闭幕的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发出了青岛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吹响了全市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
本次全会通过的 《中共青岛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从16个方面明确了具体改革措施,确定了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和主攻方向,厘清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对我市各领域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这份周密而详尽的改革计划,既准确体现中央和省委精神,又深入结合我市实际,充分体现出市委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态度和行动自觉。全市上下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去,认认真真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到位,当好全国全省改革领头雁、火车头、排头兵,为谱写好中国梦的青岛篇章增添强大动力和活力。
当好全国全省改革领头雁,要解放思想、敢于担当。推进改革首先要解放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起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每位同志都要认真反思是否有思想解放不够的地方,决不能因为思想上的障碍,影响改革蓝图实现。要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的决心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自觉做改革的促进派。历经35年改革开放,青岛集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明显优势。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进程中,我们有能力有责任当好全国全省改革领头雁、火车头、排头兵。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有历史的担当感和使命感,切实肩负起组织改革、推进改革、落实改革的重大责任,形成上下齐心抓改革的生动局面,戮力同心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
当好全国全省改革领头雁,要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全委会审议通过的改革《意见》和《市委工作要点》,有关部门要抓紧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部门。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具体落实意见,特别是对各项改革举措,要科学确定改革步骤、时限,列出进度表、路线图,确保善做善成。
当好全国全省改革领头雁,要掌握科学的改革方法论。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正确”、“准确”、“有序”、“协调”的要求,因地制宜、区分情况,分类推进,做到不抢跑、不出线、不冒进、不拖延。对已明确方向又立即可行的改革,立说立行,加快推进;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发挥青岛优势, 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对需要中央统一部署的,加强对上沟通对接,做到有作为、占先机;对涉及法律法规问题的,要按照程序依法推进。
当好全国全省改革领头雁,要按照“六个紧紧围绕”要求,破解制约青岛发展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要突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加快“转、调、创”,建设富强青岛;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建设法治青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青岛;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建设和谐青岛;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建设美丽青岛;深化权力运行体制机制改革,不断优化政治生态,建设廉洁青岛。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当好全国全省改革领头雁,要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要在“稳”的基础上,能进则进,能好则好,能快则快。今年以来,青岛的发展势头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
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明年要再接再厉,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势头。要掌控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大力推进“腾笼换鸟”,优化产业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抓好重点功能区建设,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不断取得突破;要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开放战略,积极打造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推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转型;要统筹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住房、养老等各项事业,努力向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的目标迈进;要深刻吸取“11·22”事故教训,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安全发展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权益,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