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鼓楼街道立足辖区实际,采取多项措施做好低保工作。实现了保障对象公开化、操作程序规范化、组织机构统一化、保障资金发放社会化的工作格局,使低保服务真正成为了困难群众的救助平台。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街道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低保工作领导小组,街道办事处设立低保救助站,每个村居设立低保救助点,配备2名低保专管员,健全低保救助体系。同时制定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及考评细则,将规范化建设的内容分解量化,实行百分制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优良、业务能力强、管理服务水平高的低保工作队伍。
严格审批程序,健全低保网络。按照有关政策法规的要求,重点完善了低保申请、审核、审批、评议、公示、档案管理、资金运行、信息统计等制度,定期组织力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对家庭收入和财产进行科学核算,做到“应保尽保、应出即出、应调即调”。截至2013年,辖区共有低保户1631户,3974人,月发放低保金约141.3万元。
实施动态管理,畅通低保出口。为了使低保户有进有出,保障标准有升有降,街道在做到应保尽保的同时,全面落实动态管理机制。对低保对象进行科学分类,根据低保对象的劳动能力差异和家庭类型将他们分为长期保障对象、中期保障对象及短期保障对象三种类型并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定期核查制度,每年都开展经常性的低保核查,通过采取集中登记、现场询问、入户调查等形式全面掌握低保对象的家庭收入变化情况,重点做好他们中已领取退休金、子女高校毕业、再就业、家庭成员大病痊愈等家庭的动态管理工作。做好日常动态管理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全区低保户动态管理情况。
加强社会监督,确保公平公正。该街道不断完善低保监督机制,提高低保工作的透明度,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具体处罚条款。坚持“三公开”、“两公示”,即标准公开、程序公开、政策公开和申请后公示、批准后公示,在申请人居住地显著位置进行公示,使低保工作全过程都在群众的监督之下,确保低保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