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兖州工业如何转
一是科技创新带动转型升级。依靠自主创新,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切实改变我区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的问题。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以兖州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学者的技术合作,吸引专家学者、科研院所以技术形式入股,加快科技成果的吸收转化,推动我区工业经济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综合运用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平台支撑、政策激励等手段,激发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
二是兖州市场调节引导转型升级。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兖州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用统一公平的兖州市场竞争来化解产能过剩,促使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提升竞争力;加强与领军企业合作,利用广阔的国内外兖州市场,以兖州市场换技术、以兖州市场换兖州市场、以兖州市场育技术,提高企业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结合兖州工业经济发展实际,在行业引导和支持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引导企业不要盲目的扩大规模,要集中精力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提升设备和工艺水平,提升产品含金量,以达到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的目的。
三是招商选资重塑转型升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和结构调整重点,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业,围绕培育壮大汽车配件、泵类、矿机、铸造等高端装备制造业,特种功能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纺织新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以及高端纺织轻工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造纸、橡胶、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开展产业招商。重点引进既服务生产、又对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大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高端服务业项目。新上项目一定要从源头上把好关,既要做好选“商”工作,认真考察投资者的信誉和实力,避免投资不到位留下“半拉子”工程;又要做好选“资”工作,提高准入门槛,严把项目入口关,屏蔽化工、钢铁等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多上高收益、高科技含量、有发展前景的好项目。
四是人才培育支撑转型升级。建立健全我区人才培育机制,在积极引进国内外人才的同时,多组织小范围的对口学习,组织学习先进地区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管理机制,以强化对本土人才的培育,形成兖州人才资源库;推进校企联合,开展定向培养,为企业培养急缺的专业技术人员;结合首届青年企业家出国培训和EMBA培训班等活动的效果,继续开展企业家培育培训工作,适时组织我区第二批企业家出国培训,不断开拓我区企业家境界。
五是两化融合加快转型升级。全面落实《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煤炭行业注重建设安全检测与监控系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促进煤炭行业向自动控制、预警预报、智能决策方向发展;化工行业着力推广先进控制技术(APC)、在线实时监测技术等改造优化传统工艺和生产流程,实现节能降耗和防污减排;装备制造领域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装备产品及其零部件等的融合集成,推动智能传感器、多核处理器和高端工控软件等在专用设备、高端设备等产品中的嵌入式应用,增强装备功能和性能,提升装备产业附加值;医药行业重点运用生物信息及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等技术促进自主知识产权新药研发,推进医药产品质量监控与生产流通环节追溯信息系统建设。
( 吴秀、王艳春、李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