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经信局积极为我区工业企业争取政策、破解难题、搞好服务,全力支持促进我区工业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做好新项目准入和老项目协调服务。对企业新上项目搞好政策宣传,把好准入关口,提高准入门槛,避免项目盲目上马,避免低档次投资和重复建设;对老项目搞好协调服务,对属于落后产能的项目坚决予以淘汰和拆除,促进企业转型升级,2013年共淘汰落后产能项目6个。
二是为企业产业定位、行业准入提供政策支持服务。积极为企业办理产品生产许可证或换证的企业进行产业政策审查,同时积极帮助拖拉机与收获机械、玻璃纤维、铸造等行业企业申请行业准入,截至目前,我区国丰机械、山拖农装、山拖凯泰三家企业已通过国家联合收获机和拖拉机行业准入公告。
三是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引导服务。在引导工业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用足用好上级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搞好对上对接争取工作,努力使更多的技改、节能项目进入国家、省区扶持范围,2013年,共为育达医疗、天意机械、华春太阳能、硕华工贸等企业申请中央、省财政扶持资金5203万元。
四是提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服务。引导企业加强科研攻关,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区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新工艺,积极申报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项目。2013年我区希尔康泰、育达医疗获批山东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翔宇化纤等6家企业获批济宁兖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科大鼎新金属键合丝项目等21个项目被列入了2013年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
五是两化融合搭建信息技术平台。不断引导我区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进程,从聚源热电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广到青钢焦化、太阳纸业能源管理中心、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再到古城煤矿、新驿煤矿“数字化矿山”的初步实现,均表明我区行业和企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2013年,翔宇化纤等12家企业被列入济宁区信息化示范企业培育名单。
六是为企业排忧解难靠上服务。2013年,区经信局先后组织召开了用工对接工作及银企对接座谈会,解决企业用工难和融资难等问题;召开“铁企联手、共谋发展”座谈会,为企业和铁路部门牵线搭桥、共谋合作双赢局面;深入开展“走企业、解难题”调研活动,实行机关干部包企业制度,切实摸清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推动了我区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
(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