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送礼“隐身”提防电子礼品成行贿新工具
视频来源: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
“节礼禁令”让市场变冷
齐鲁网济南1月26日讯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报道,每年春节前的几周,是人们备置年货节礼最为忙碌的时候。不过今年的礼品市场,不少人会感觉它与往年有些不同。近日,记者走访了济南的一些礼品店、特产店,来看看那里的情况。
不少市民表示,希望这股“禁令风”能够持续刮下去,有效地遏制住“节日腐败”,刹住公款消费、公款送礼的歪风。
济南市民钟欣:“公款花在工作上,自己用自己挣的钱去买东西。”程先生:“希望以后廉政政策继续下去。”
位于济南市区一条繁华街道的这家新疆特产店,销售和田玉枣、酒水、葡萄干、核桃等100多种新疆特产。往年的岁末年初,是生意最好的时候,可今年店里却显得有些冷清。
济南某新疆特产店店主鲍萍:“去年这个时候人店里不断吧,门都关不上。主要是单位采购这一块。今年就没有了。”
新疆特产店销售额,要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左右,这种变化,很大程度上源于2013年11月底,中纪委下发的《关于严禁元旦春节期间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等年货节礼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严禁用公款购买赠送烟花爆竹、烟酒、花卉、食品等年货节礼。记者从山东省纪委了解到,2013年,山东省纪委、省监察厅抓住公款送月饼、送贺年卡、年货节礼等具体问题,组织明察暗访3420余次,狠刹送节礼年货、公款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
山东省纪委副书记王喜远:“现在正在组织若干明察暗访组的组织检查,这对解决这方面问题是有一定效果的。”
礼品店出新招 销售方式更低调
出于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很多单位和个人,都不敢往枪口上撞了。礼品市场比以前冷清了不少。不过冷清不代表彻底没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礼,送得更隐秘、更低调了。
记者走访位于济南舜耕路上的一家专卖海参的礼品店,这些礼盒,大多包装比较精美,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不过精美的包装,如果用来送礼,有些太惹眼。
礼品店工作人员:“你自己改一下包装,就是档案袋,原来的盒子不要了,直接包着就行或是用报纸包着,今年自己改包装的非常多。”
在济南玉函路上的一家礼品店,还提供这样的服务,买者掏钱提前买好礼品,收者事后自己来拿取。
礼品店工作人员:“你可以拿着发票过来,过来拿就行。”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有的礼品店还推出了储值卡充值优惠的活动。一家海产品礼品店的工作人员说,如果从他们那里购买储值卡,不仅可以返现,而且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五千到一万的。你就送个卡,看不见摸不着,他自己想要什么店里啥都有。”
违规送礼“隐身”提防电子礼品成行贿新工具
实际上,除了这些隐秘的方式,最近,网络上一种电子礼品卡,显得更加神秘低调。由于这种礼品卡,大都不会统计顾客的任何信息,在中央屡次发文,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吃喝的背景下,这种网上礼品册、电子礼品卡的“隐形送礼”方式,更需要提防。
看看这脏种名为“礼品册”的商品,里面对应着的商品,价格也从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用礼品册方式送礼可快递到家门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