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学子组成的一支志愿队前往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体验大山里的支教生活。
大学生志愿者们和在大山深处支教了20多年的最美乡村教师宋芳蓉合影留念。
齐鲁网济南2月15日讯(记者 满倩 通讯员 蔡欢欢)2014年2月10日至13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学子组成的一支志愿队前往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寻访最美乡村教师——宋芳蓉,体验大山里的支教生活。
10日清早,大学生们就出发了,因为他们要转三趟车,历经9个多小时才能到达五峰,但大学生们依然充满热情,期待着见到那个在大山深处支教了20多年的最美教师。
下午五点,记者随队员一起来到宋芳蓉的办公室,队员就多年支教如何坚持下来、支教遇到的最大困难、对大学生支教队伍的看法等向宋芳荣提问。在一群大学生面前,宋芳蓉毫不掩饰,与大学生们讲诉了自己从1988年开始支教的故事。
宋芳蓉一直留下来的最初原因是那些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走了,那几十个孩子就一定会辍学,她觉得在那种情况下,任何一个善良的人都不会选择离开的。宋芳蓉坦言,她不是一个人,在五峰县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的老师,一直在默默地付出着。
当谈到曾经为让自己读书而辍学外出打工的姐姐时,宋芳蓉不禁眼眶湿润。她说,正是因为自己吃过苦,才会更加疼爱这些孩子们。当谈到孩子们,宋芳蓉最大的期望就是他们能够走出大山上大学,其中宋芳蓉领养的五个孩子现在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来自哈工大的周科廷不禁感叹:“人要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坚持做一件好事却很难!”
第二天,队员前往五峰县三坪希望小学进行观看,由于时间原因,队员们没能去顶坪参观宋芳蓉最开始教学的小屋。之后,队员们前往香东村等地进行调研,走访当地村民了解他们的家庭基本状况以及对小孩的期望。
山路崎岖,队员们往往要沿着山路走几个小时才能达到一户家庭,他们互相鼓励着,一边欣赏着五峰的山色,一边向前。队员们通过走访,了解到很多曾经是宋芳蓉的学生现在已经有了小孩,大家都亲切称她宋老师。但当地仍有很多留守儿童,为此当地还专门建立了留守儿童中心。队员们也纷纷感受到他们上学的不易。
三天的走访结束了,队员们也在一起谈论着这一路来的所见所感,山区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孩子们艰难的上学之路,都给了队员很大的感动。
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蔡欢欢作为此次活动的队长,对记者说起他的感悟:“宋老师带给了我很多感动,同时也让我看到,有很多像宋老师一样默默为孩子们奉献了爱与青春的人,也有很多像五峰山里的孩子一样上学成了一件最幸福也是最奢侈的事,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人或者一个团体能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的关爱,各界的共同努力!”
人物简介:
宋芳蓉,女,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是扎根高寒山区,献身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代表,1996年5月获得“第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1997年5月获得首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1998年1月获得首届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1998年3月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团结进步奖,2003年获得中国妇女时代人物奖,2013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候选人。共青团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湖北省第七届、第八届党代表。多次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现任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坪希望小学校长,县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