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尔布赖特、赖斯再到希拉里,美国国务院近二十年来有重用女性外交官的趋势。不过从希拉里离职后,这一潮流有所放缓,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纽兰因此成了旗帜性的人物
文 | 孔令龙
一流编剧笔下的影视作品总能满足观众挖掘自身优越感的心理需求,不过现实往往比作品更加离奇,像是在给美剧《纸牌屋》热身,就在开播前夕人们就先从美国国务院助理国务卿维多利亚.纽兰那里找到了一些优越感:后者被曝出大爆粗口。
一般人顶多骂骂张三李四,纽兰则直指由28个国家组成的欧盟。一下骂了一群国家,很容易为这位53岁的美国女外交官赢得“粗口中的战斗机”称号。
让其他政治家们庆幸的是,首先自己不大会像纽兰这么口无遮拦;其次就是像纽兰一样说了脏话,也注意不要开“地图武器”,一下得罪半个大洲的国家;最后即使得罪了,也要注意低调,尽量不要让别人知道。作为“负面典型”的纽兰,将这三条原则忘了个干干净净。
职业女外交官的粗口
从奥尔布赖特、赖斯再到希拉里,美国国务院近二十年来有重用女性外交官的趋势。不过从希拉里离职后,这一潮流有所放缓,负责欧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纽兰因此成了旗帜性的人物。与前几位有所不同,纽兰是一位职业外交官,她的职业生涯主要就在国务院度过。
出生在康涅狄格州的纽兰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丈夫是一位历史学家,有两个孩子。纽兰早年毕业于名校布朗大学,之后很快就进入了外交圈。
在克林顿当总统的时候,纽兰主要参与苏联地区外交政策的制定,为副国务卿塔尔博特担任参谋,随后担任负责苏联事务的副主任。在小布什时代,她是副总统切尼的外交事务顾问。
欧洲是纽兰扬名立万的地方。她曾任美国驻欧洲常规部队的特使以及美国常驻北约代表,2011年5月27日回到华盛顿被任命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
作为外交官,纽兰如鱼得水。但她在任国务院发言人时却经受了不少考验。2012年8月,当中日钓鱼岛争端升温时,有中国记者向她追问美国对争议岛屿究竟称钓鱼岛还是尖阁列岛,她尴尬地翻阅手里的“小抄”,然后才确认名称。她在找到“官方文案”后,一方面承认美国认为钓鱼岛是《日美安保条约》的适用对象,另一方面又声言美国在钓鱼岛归属问题上“不站队”,
钓鱼岛的问题让纽兰尴尬,而之后班加西的事件则让她头疼。2012年9月11日,一伙身份不明者用火箭筒射击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52岁的美国大使史蒂文森、大使馆新闻司工作人员肖恩.史密斯和两名前特种部队队员死亡。射击事件第二天,美国关闭驻班加西领事馆,并开始疏散工作人员。
对于大使遇袭死亡事件,纽兰拒绝评论调查过程,也没对班加西的安全状况发表看法。纽兰建议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对外发布的相关内容中,删除该部门曾就利比亚恐怖分子发出的警告,以免国会以此追究国务院。
纽兰在写给中情局高层的邮件中说:“国会议员可能会利用这些东西来指责国务院为什么没对注意中情局的警告。”中情局副局长理解了纽兰的担忧,亲自将对外公开的“谈话要点”进行了修改,前后删节修改达12个版本。
这12个版本的“谈话要点”均把班加西袭击事件描述成突发的抗议行动而非有组织的恐怖袭击,删掉了“基地”恐怖组织分支参与袭击和中情局先前提出恐怖威胁的警告内容。但这种隐瞒行为被媒体曝光后,纽兰承受了很大的压力。
她辞去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重回外交第一线,担任国务院助理国务卿,负责欧洲事务。
按理说,职业外交官都会出言谨慎,当过发言人的更应该如此,但干了一辈子外交官的纽兰却再次出现了疏漏。
2014年2月6日在视频网站YouTube上,有一匿名上传视频引发了无数点击。视频显示的是1月28日美国助理国务卿纽兰与美国驻乌克兰大使杰弗里.派亚特的一段交谈,两人谈话虽只持续4分钟,但交谈内容却非常丰富,纽兰甚至大爆粗口,贬斥欧盟在乌克兰所做的努力,称不足以应对俄罗斯带来的挑战,大骂“去他妈的欧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