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都夸的大好人,行医35年“结了两门缘”
说着说着,刘庆民又开始惦记村民们对他的好了。“不是自夸,我媳妇,还有儿媳妇,都是岳父、亲家主动说的亲。”刘庆民乐呵呵地说,“23岁的时候,我还是个大光棍。除了看病忙以外,家里也太穷,哪有钱娶媳妇啊!”据村民们介绍,那时候,刘庆民经常拿自己的钱贴补诊所的费用,他家种地、养羊、喂猪赚的钱,都砸到医药费上了。
虽说穷,刘庆民的为人却在十里八村间传开了。就这样,上门说亲的人陆陆续续,终于在1983年,刘庆民与妻子包现云结婚了。“结婚之前,我啥都没有,连给媳妇买件像样衣服的钱都没有,而彩礼只有60元钱。”刘庆民满是愧疚的说,“我老丈人是名退伍军人,非但没有嫌弃我穷,反而教育我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谈到这里,记者不禁想起前文中刘庆民为上门看病买的自行车,128元。
那么,另一门亲事又从何说起?这就是儿子刘壮壮的婚事。要知道,现在年轻人对物质的渴望要远远高于父辈那个年代,且不说嫁给有钱人,在山里吃苦已是难事。很简单,刘庆民的亲家,看中还是刘家老实本分的家风。下文记者还将详细讲述。
有钱没钱都给看病,9万元欠账只为良心
在记者前往隈泉庄的路上,泗水县卫生局工作人员便提起刘庆民这些年积下的“欠条单子”,其实这只是一张张村民们看病开药后赊账的药单。记者随意翻看了下,很多单子已经发黄,金额大些的有600多元,小的则是几块钱,最早的能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留着这些单子,没有任何要账的意思,而是告诫子孙们‘不管有没有钱,都要给病人看病’的原则。”刘庆民坚定地说,“做人,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其次是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我的工作就是救人,而不是赚钱。当遇到没钱看病的人,我们不能说不给人家看病,反而要坚持给人家看下去。”
记者了解到,由于刘庆民医术高、责任心强,如今他肩负西刘庄、山三口、陈家岭、三合寨等8个村1892人就医的职责,最远的村距离诊所有15里山路,骑摩托车都要半个小时。这还是“村村通”之后,要在前些年,骑1、2个小时都是常事。每到夜里,天黑没法骑车,刘庆民出诊就得步行。“这两年有手机了,可以随时联系。十年前,人家都是亲自上门喊。看到他们心急的表情,我怎忍心不去?”刘庆民激动地说。
“行一辈子善,肯定没事”赡养6名孤寡老人
由于常年劳累、压力过大再加上磕磕碰碰不断,刘庆民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直到2009年下半年,他感觉累的站都站不住。2010年初,刘庆民尿出血已经十分严重,还只吃些抗生药。过了两个月,他坚持不住才去济宁市附属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膀胱癌,这与长期不规律饮食、脱水有直接关系。这时,刘庆民还是放不下村民,回家坐诊了两个月才返医院做手术。
在医院养病期间,还发生了有趣的事情。刘庆民手术后依然闲不住,遇上临房一位做阑尾切除的大爷恰是泗水老乡,刘庆民见大爷没人照顾,便伺候人家起居。病愈出院后,刘庆民索性赡养起这位老人,不仅拿药免费,而且时常过去看望。就这样,刘庆民赡养的老人越来越多,原本生活拮据的他,却赡养了6名孤寡老人。
话回到刘庆民健康状况,他在出院后第三天就开始问诊,不多久便背上药箱出门看病。去年,三合寨一个老人深夜前列腺出血,刘庆民赶去后见老人情况危急,便协同他家人一起将老人送去县医院。这一路上恰遇暴雨,刘庆民第二天就高烧不退,在家人“逼迫”下才去市人民医院检查,这一查不要紧,又查出结肠炎、肾囊肿、线状瘤等一系列疾病。记者不仅感叹,面前这位性格开朗、一辈子积善行德的好人,身体里面却“全是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