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讯(记者 谷雨)2月27日下午,山东省第23届运动会和第9届残疾人运动会筹备工作推进会议在济宁运河宾馆成功召开,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在会议上,来自济宁各个县区代表汇报了各自的体育馆建设情况,据了解,按照本届省运会比赛项目的总体布局,济宁市共启动了27个(其中新建22个,升级改造5个)体育场馆的建设和改造,随着各个单位的重视,工程进度进一步加快。其中曲阜、金乡、微山等县区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工程进度明显提升。截止目前,除梁山体育馆、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外,其余各个场馆都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全部转入设施安装和内外装修。基本完成建设任务的场馆有6个(鱼台沙滩排球场、泗水自行车比赛场、邹城体育馆、市水上+基地、曲阜一中足球场、兖矿游泳馆),其余的已经完成工程量的90%左右。
在体育场馆主体顺利建设的同时,仍然也存在着突出的问题。目前,面临着剩余工程量大、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尤其在资金保障、电力接入及室外配套工程施工等方面需要加强。
会议上,济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做重要讲话,梅市长首先肯定了在过去的一年里,各个单位所作出的努力,同时提出了目前存在着时间紧、剩余工程量大的问题。
梅市长在会议上强调,第一,要全力保证省运会体育场馆建设的顺利完成。省运会体育场馆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不断的磨合、试运行来保证不出问题,所以要严格验收,按照时间节点来完成既定任务。第二,关于开闭幕式筹备问题,要严格按照“热烈、特色、节俭”的要求,遵循“力求节俭、回归体育、群众参与”的宗旨,精心策划体现济宁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发展成果的开闭幕式,严格控制和压缩演出成本,坚决摒弃讲排场上档次和奢侈浪费行为。第三,关于参赛备战问题,要把备战参赛作为省运会举办成功的关键内容,紧盯“保六争五”的目标,利用有限时间,科学组织管理,做好服务保障,狠抓最后阶段的冲刺训练,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充分展示济宁作为主办城市应有的体育水平,确保省运会参赛、办会“双丰收”。第四,做好省运会后勤保障工作,主要体现在志愿者招募方面,志愿者的精神状态服务能力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的风貌,所以要严格审核。关于行政接待和交通组织问题,根据省运会赛事布局、赛程安排人员数量等具体情况,考虑城区交通、人口居住等客观因素。合理确定行政接待宾馆的位置和数量,防止出现道路交通拥堵,尽量减少对市民正常生产生活的影响。第五,要将“第二十三届省运会”“第九届残运会”两个“省运”顺利承接,所以,要提前做好体育场馆的无障碍建设。并且对于赛后体育馆的运营问题要提前纳入计划中来,做好合理规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围绕办赛和参赛两条线,优化和完善各项筹备工作、执行方案,进一步分解量化工作任务,确保圆满完成办赛任务和参赛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