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自从三年前到佳华工贸上班以来,每月都能领到1200多元的工资,俺现在再也不是家里一个累赘了。”王堂村残疾妇女赵小兰高兴地说。这是近年来新驿镇构建扶残助残新格局,带领残疾人向着幸福出发的一个生动体现。
为在全镇形成扶残助残的浓厚氛围,新驿镇成立了由民政、残联、司法、财政等17个成员单位组成的残疾人协调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政策措施,并将扶残助残措施落实情况列入对各部门、各单位(村)的年度千分考核内容,连年提高分值比重,激发了全镇各级扶残助残的内生动力。高一村党支部书记孔维柱以扶残助残为己任,积极争取各项扶残助残政策措施落实,全村不但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而且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也都得到妥善的救助,成为全镇扶残助残的一面旗帜。
残疾人权益保护事关社会稳定和谐。近年来,新驿镇残联、司法等部门联手组建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志愿者办公室,开通了维权热线,免费为求助残疾人提供法律咨询、侵权投诉、心理疏导。同时,在各村设立了残疾人维权工作站,使许多涉及残疾人权益的矛盾纠纷在萌芽阶段就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深受残疾群众的欢迎。残疾妇女小李因家庭暴力离婚后,原婆家拒不执行离婚协议,因自己势单力薄,只好整日以泪洗面,甚至还出现了两次轻生行为,镇志愿者法律援助办公室了解情况后及时介入,依法还了小李一个公道。近两年来,镇残疾人志愿者法律援助办公室共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12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8万多元。
康复一人,幸福全家。新驿镇有关部门通过各种途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镇实现了白内障复明手术全覆盖,贫困精神残疾人免费服药或住院,并依托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立了58处康复指导站和康复站,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就近享受康复指导和服务。
“扶持有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是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根本,更是解决政府对残疾人生活有限救助向残疾人自食其力、减轻社会负担的最佳途径”。镇党委书记张猛说,去年以来,全镇各级积极支持扶持有能力的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先后落实协调各项政策、信贷等方面的扶持资金20余万元,涌现出了王兴标、臧海燕、郝宝亮等60多名残疾人自主创业就业群体。“现在在我店里就业的有5名员工,其中残疾人2名,工资都在2000元以上,现在从内心里真为自己不再是家庭的、社会的累赘感到自豪。”已开始用创业行动回报社会的残疾人王兴标感慨道。与此同时,新驿镇还积极宣传有关促进残疾人创业就业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调动了镇域内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为残疾人就业积极创造条件热情。目前,全镇在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中就业的残疾人达到一百多人。
在带领残疾人向幸福出发的进程中,新驿镇还把无劳动能力、无表达能力、无辨识能力的残疾人中的残疾人作为优先保障对象,不让一个落在政策的门槛外。“这个群体虽然很小很小,但却是检验社会幸福和谐指数的重要砝码,正所谓‘秤砣虽小压千金’。”镇长张钦国这样认为。目前,新驿镇有45名就业年龄段的重度残疾人实行了机构托养和居家托养,给符合条件的所有重度残疾人办理了低保,免费享受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保险的优惠政策,此外每人每月还能领到60元的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现在上级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各项政策摞起来,我每月能领到500块钱,再加上各级每到年、节发给的过节费,米、面、油等,生活满过得去,这都是托了党的好政策的福”!重度残疾人刘述中激动地说。
(代传春 梁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