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是胡集镇张堂村村民,今年29岁,全家3口人,多年一直靠在外地打工生活、养孩子的他,如今却成了一名胡集镇金鼎木业有限公司的产业工人,一个月收入4000余元,家庭年收入也高了不少,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经了解,前几年他也分别在济南、北京、天津好几个地方打过工,每月工作也只有2000——3000元,一年下来,除了花销也就是剩一万六七千块钱。2013年3月份,经介绍,张磊来到该镇全民创业项目之一的金鼎木业有限公司,平均工资每月在3500元左右,且最高时拿到过4400元。据张磊说,2013年干到10月份的时候,他就剩下了24000元,实现了上班、顾家、种地三不误。
近年来,胡集镇紧紧咬定全民创业、振兴民营经济工作不放松,同时抓住省级“百镇建设行动”示范镇、“全国重点镇”建设的机遇,加大对家庭“不离乡不离土”、“前厂后院”、“前店后场”的创业模式的支持力度,工业企业取得了迅猛发展,金鼎木业、宏宇建材、祥瑞食品加工等民营加工厂迅速建设并运营达效。
为增加群众收入,镇党委、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牵线搭桥”,既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等问题,又让地方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一是开展企业用工宣传。该镇围绕“服务企业用工,引导就地就业”为主题,镇工办组织相关人员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大量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及时了解用工缺口情况,通过包村联户干部入户宣传、镇网站等各种途径,广泛宣传招工政策和用工信息,并向群众发放招工明白纸10000多份,同时要求各村居全面掌握本村外出就业人员的情况,及时联系沟通,积极为他们回乡就业创造条件。二是营造良好用工环境。在做好让群众消除在“家门口”就业不如到外地就业待遇好的思想误区和正确引导农民群众就近就地安心就业、放心就业的同时,该镇积极引导企业通过提高工人的工资福利待遇,不断改善劳动就业和生活环境。除此之外,还引导企业大力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引导企业积极为职工提供人文关怀,切实让职工进厂欢心、工作顺心,干事安心、生活舒心。三是发挥好政府服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镇劳动保障所的服务监督职能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工会组织,帮助企业员工了解应聘岗位、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生活福利,以及企业发展前景等,真正让员工招得来、留得住,积极推进全镇企业实现持续快速稳步发展。1至2月份,仅金鼎木业、隆景家具、亿创购物三家企业就新增加就业岗位43个。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镇新增各类创业主体219个,带动就业人数800余人。近两年胡集镇有3000余名群众在镇工业园区、村级创业点找到理想的就业岗位。 (刘怀谦 尚卓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