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市民通过无障碍设施推行轮椅。
在济宁市一家银行,还没有设置无障碍设施。
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发布《关于加强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见》,要求从现在到2016年底前,分三个阶段完成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在9月底前,做好省残运会相关设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今年10月至明年10月,全面推进济宁城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全面推进各县市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12日,记者对城区无障碍建设进行了探访,并跟随两位盲人体验了城区的无障碍环境。
体验:500多米路盲道太“忙”
福英和丈夫马新峰都是盲人,在济宁市按摩医院工作。每天步行从小教场口街到古槐路,然后乘坐公交车,短短的500多米道路成了他们每天回家的必经之路。
12日中午,记者跟随福英夫妇从位于小教场口街的按摩医院出发,刚往南拐,在一家饭店门口盲道上停着的十几辆电动车就挡住了去路,把盲道全占去了。马新峰用导盲棒发现障碍物后,绕过再往前走。没走多远,一辆直接横在盲道上的汽车又挡住了二人的去路。无奈之下,相互搀扶的福英夫妇只能从盲道上下来,走上了自行车道。“我也知道自行车道危险,但没办法,至少自行车道上障碍物少。”交谈中,夫妻二人已走到了古槐路,坐上公交车。“我对公交车上的语音提示比较满意,有语音报站,到哪了都提前知道。”在柳行路下车之后,福英夫妇继续往西走,这一段盲道很好走,两人走得比较顺畅。不料在柳行路和环城西路南延线十字路口,该路口由于没有语音提示音,需要横跨路口的福英只能凭借感觉走过去。“如果在这里有语音提示,我们过马路就变得顺利了。”走过路口后,再往南走,盲道依然被占,福英夫妇只能再次走上自行车道,经过这一路周折,福英夫妇终于到家了。
“盲道我基本不走,虽然知道盲道安全,但障碍物太多,所以我都是走自行车道。”马新峰有些无奈,去年一次走在自行车道上时,他被一辆汽车轧伤脚,尽管如此马新峰和福英还是选择走自行车道。“老城区的盲道很多被占,因为停车太难了,但新建的一些路都给盲道留出了空,例如龙行路就比较好走。”福英说,她明白盲道的清理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但可以感觉到社会对于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关注和重视。
探访:无障碍设施有的成摆设
在一些商场以及办公楼,为方便下肢残疾的人,卫生间里都设置了残疾人专业的坐式马桶。然而记者采访发现,这些残疾人坐式马桶要么成了库房,要么直接锁上,即使没锁上的也落满了厚厚的灰尘,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不少成了摆设。
在城区一家有众多培训机构的大楼内,为方便残疾人,1至6楼都设有残疾人专用马桶,然而其中有4层楼的专用间都被锁着。在仅开放的两个楼层坐式马桶间中,一个被拖布等卫生用具占据,另一个马桶盖上则布满了灰尘,让人无法使用。在部分大型商场内,此类情况也不罕见。
然而,也有一些地方做的很好,在高速公路的卫生间内,绝大多数残疾人专用马桶都能够使用,而且打扫的很干净,这说明不是能不能做不好,而是想不想做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