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通讯员 刘永玲)春季是渔业生产的黄金季节,目前,金乡县春季渔业生产已全面展开。为确保全县渔民增收、渔业增效,近日,金乡县立足春季生产实际,积极组织水产技术专家深入高河、卜集、胡集等渔业重点镇街,与渔农面对面,切实解决生产实际中的误区、盲区,提高渔业科技含量,让养殖户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在卜集镇,有养殖户反映草鱼出现接连死亡的情况。水产专家在详细询问死鱼症状和放养过程后指出,池塘水质对鱼类生长有直接影响,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透明度大致反映池中饵料生物的多少,一般前期为20~30cm,中期为30~40cm,后期为40~60cm。专家建议,放养后,池塘水位应保持1米左右,利于水体升温,以后再逐渐增加水位。专家组依据了解情况,提出草鱼出现水霉病的可能性极大。此病一般发生在20℃以下的低水温环境,易在冬末、早春流行。水霉菌对寄主无严格选择性,各类养殖鱼从鱼卵到成鱼均易被感染,尤其是春季清瘦水体中的鱼和处于饥饿状态下的鱼最易患水霉病。投放鱼种时,如果操作不当会引起水霉病暴发。
针对此类情况,专家建议,鱼入池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入池前用3%~5%的食盐水溶液浸浴鱼种8—10分钟,避免在水温15℃以下的条件下处理养殖鱼,以免鱼体冻伤或擦伤。目前可用万分之四的食盐和万分之四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或用水霉净泼洒治疗。
水产专家与养殖户们面对面,一边问得急迫,一边耐心讲解。此次科技入户活动,先后吸引了70多名养殖户,技术人员为养殖户们解答“疑难杂症”达30多条。渔技人员就当前春季渔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深受养殖户欢迎。“零距离”向养殖户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可促使广大养殖户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改变过去凭经验、凭感觉的养殖方式,宣传“防重于治”的道理,进一步提高科学养鱼水平,优化养殖结构,选准养殖品种,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