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至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来济宁市专题调研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和文化建设。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等随同调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远方,省政协副主席、民进山东省委主委栗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马平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梅永红,市政协主席赵树国,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第一副主任陈民,市委常委、秘书长刘成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中会,副市长吴霁雯,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济宁市委主委李良品分别陪同。
近年来,济宁市坚持不懈地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经验做法,引起了严隽琪的高度关注。去年9月24日和今年3月9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两次向严隽琪汇报了济宁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和文化建设情况。严隽琪十分重视,确定带领调研组来济宁市专题调研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和文化建设情况。
济宁市塌陷地治理是严隽琪一直十分关注的问题。4月8日,在兖州区兴隆庄矿塌陷地治理现场,严隽琪认真察看土地塌陷程度和治理效果,非常关心地询问塌陷地治理措施、土地综合利用及失地农民群众赔偿标准、搬迁安置等方面情况,希望地方党委、政府在加快煤炭塌陷地治理的同时,千方百计做好安置工作,让他们就业有门路,生活有保障。随后,严隽琪来到如意科技集团,参观了生产车间和产品展示厅,听取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汇报,对如意集团长期坚持科技创新,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焕发出的无限活力给予充分赞赏,希望企业继续深入实施全球发展战略,不断提高民族产业高端竞争力,勇于赶超世界顶尖品牌。她还视察了济宁高新区冠铨光电科技公司和产学研基地,对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济宁经济转型寄予殷切期望。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座谈会上,严隽琪听取了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发言后指出,面对煤炭"一业独大"形成的经济转型巨大压力,济宁市勇于担当历史责任,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在煤炭开采鼎盛期先行一步,超前谋划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赢得可持续发展主动权,取得了明显成效,创造出了好的经验。但目前由于地上地下、产业部门和地方部门等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亟待解决,济宁市要牢牢抓住新一轮改革发展带来的难得机遇,提高政府服务效能,争取国家、省给予更多更大支持,激发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探索出一条具有济宁特色的成功转型发展之路。
9日,严隽琪参观了孔庙、孔府和孔子诞生地尼山,考察了尼山圣境项目建设。在随后召开的民进文化建设座谈会上听取我市文化建设情况汇报和专家学者发言后,严隽琪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有先进文化的支撑和引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济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城市,孔孟之乡人民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和弘扬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儒家文化发源地的独特优势,加强儒家文化的研究与传播,扩大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要面向未来,勇于创新,既要正本清源又要与现代社会相融合,以开放的态度、清醒的头脑、科学的精神,吸取世界文明精华,实现自我提升,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内涵。要大力培养和善向上、友爱诚信、谦和尚礼的儒韵民风,尤其要采取多种易于接受的方式、通过各种渠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更多年轻人的行为标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要借鉴儒家教育思想,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不断拓宽办学思路,创新办学模式,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栋梁之才。
马平昌、赵树国、刘中会分别在两个座谈会上介绍了济宁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和文化建设情况。马平昌表示,作为资源型城市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推进转型发展和文化强市建设,对济宁发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的意义。目前,济宁在转型发展和文化建设上有着良好的基础,面临着重大历史性机遇。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严隽琪副委员长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主动地向上汇报争取,进一步创新完善转型发展思路举措,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更大力度推进文化强市首善之区建设,切实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儒家文化走向世界上实现更大作为,不辜负严隽琪副委员长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