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莫言:马尔克斯发明了让自己永生的方式(2)

时间:2014-04-19 20:50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他获诺奖后成了文学活动家

  在马尔克斯的诸多评传中,他的哥伦比亚老乡达索·萨尔迪瓦尔写的传记《回归本源:加西亚·马尔克斯传》较有代表性,遗憾的是只写到了1967年,《百年孤独》出版后马尔克斯的声誉正如日中天时就结束了。2001年卞又成、胡真才两位西语文学专家翻译出版了该书。

  昨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室西语专家胡真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世纪初他在西班牙曾经跟萨尔迪瓦尔谈到过这个问题,“当时我问怎么没有写下去,他跟我说,70年代之后的马尔克斯真的没有什么好写的,特别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基本是在镁光灯、闪光灯下生活,成了一个文学活动家了。”胡真才透露,马尔克斯本人原想写三部自传,“但是他自己就写了一部,而且还没写到1967年,大概只写到了60年代初。”

  谈到对马尔克斯作品的理解,胡真才称他本人推崇马尔克斯六七万字的中篇作品,比如《一个遇难者的故事》,“马尔克斯绝对是一个讲故事高手”。

  莫言

  牙钻声中想起读“百年”的情景

  “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这是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颁奖词。诺奖评委认为,莫言作品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对于马尔克斯,莫言从不掩饰对他的赞美。

  昨天上午,莫言在医院看牙时,从牙医那里得知了马尔克斯去世的消息。他在给腾讯文化供职的侄女杨菁回复短信时说:“在牙钻的轰鸣声中,我想起了上世纪80年代中国作家几乎是集体阅读《百年孤独》的情景。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莫言透露,自己本有过一次与他见面的机会,但因马尔克斯生病错过了,“感谢这个天才的头脑,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小说,他也发明了让自己永生的方式。”

  莫言随后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谈到第一次读《百年孤独》的情形:“心情是难以形容的,就像马尔克斯在巴黎读到卡夫卡一样,非常惊讶,拍案而起,原来小说可以这么写。”

  马原马尔克斯流行时马原已经过气了

  昨天,隐居云南的先锋派作家马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马尔克斯在“拉丁美洲文学爆炸”运动中最推崇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博尔赫斯才是那一代作家中一流的作家,让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潮流变成经典。”

  被问及马尔克斯为何在中国的知名度如此大,马原说:“一个是南美的历史,特别是政治史,跟中国有很多的相似性;另外一个,诺贝尔奖推波助澜,中国人对这个奖项的关注远超世界其他国家,诺贝尔奖让《百年孤独》变成了一个大众文学经典。”

  有些文学评论家认为,马原的《虚构》和“叙事全套”是受了马尔克斯的影响。对此,马原有点无奈:“我的小说主要是1982年到1985年写的,而马尔克斯作品到中国大概是1985年后。我读到马尔克斯作品时已经30多岁了,有了对小说的理解和创作方式。用句别人的话说,当马尔克斯流行的时候,马原已经过气了。”

  京华时报记者田超高宇飞

相关阅读
  • 建议公众宅家自己却外出 苏格兰首席医疗官辞职
  • 关淑卿:别再批评中国了,我们自己就够手忙脚乱的了
  • 世卫组织表示可借鉴方舱医院方式
  • 被问病毒检测迟缓的责任是否在自己?特朗普改口了
  • 解读日本全力援华:日本始终认为帮中国就是帮自己
  • 特朗普称北约秘书长崇拜自己:因盟国划拨更多军费
  • 《寄生虫》奉俊昊:十一二岁时就提醒自己要当导演
  • 泰国枪击案嫌犯称自己在寻求报复 并直播袭击过程

  • 上一篇:正版《百年孤独》销量超260万册
    下一篇:《百年孤独》作者马尔克斯辞世 各方悼念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