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丁冰冰
近期,兖州农机需求强劲,农机总量持续增长,农业机械总动力72.19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6%,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全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总收入达一亿多元,农机化大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兖州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落实政策、优化环境。一方面充分发挥国家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争取国家各类补贴资金,拉动农民投资发展复式、高效、大马力农业机械,提高我区的农机装备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3年争取国家补贴资金799.99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002台,受益农户1213户,预计拉动农民投资2000余万元。另一方面全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根据地域积极特点,支持我区有条件的农机大户、社会团体等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其依法自主经营,增加规模效益、提高农民收入。
提高效能,优质服务。根据市场需求,加大农机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培训工种。目前,农机局已制定了具体的培训计划,加大对职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对经培训合格的颁发“职业技能鉴定证”。强化引导。引导农机大户开展品牌经营,指导他们发展“订单作业”,减少生产风险和合同纠纷;引导农机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等在不损害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引导支持农机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技术合作,加快农机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农机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进行跨行业、跨地区经营和提供服务。
真诚帮扶、排忧解难。建立“包联帮扶”制度,开展“大走访”活动,确定了100个重点帮扶对象,包括: 10个农机专业合作组织、10家农机生产企业、80个农机大户,对其实行全方位帮扶,上门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强化监管,保障发展。在春播、秋种前,对辖区内的30多家农机维修、经营网点开展拉网式大检查,整顿农机经营市场,重点查处无照经营、制假售假、销售不合格农机产品等违法和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机市场秩序,稳定农业生产;对符合条件的农机维修、经营网点及时帮助其申报“星级农机维修服务营网点”,提高其社会信誉,促进其经营和发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