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记者在现场看到,1米多高的阳台墙体东北角和西北角各裂开一口子,从上到下全部开裂,下面较窄约3厘米,越往上缝隙越大,最宽处10厘米左右。
"我很担心阳台随时会掉下去,就把重的东西都搬了出来。"尹翠兰说,这样的老楼当时设计的阳台没有任何承重支撑,年头长了,就很危险。她问了一下,周围很多邻居也出现这种情况。
【整修难题】
房管部门出"免责声明"
发现阳台墙体开裂后,尹翠 兰找相关部门帮她解决问题。"去年11月开始,我去天桥区房管局天桥北管理所反映多次。房管所的负责人到我家看了,说是自然原因加上人为使用不当造成,他们不管。"但尹翠兰持不同观点,"就算房子老化,房管局也应该承担责任。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不找他们还能找谁呢"?
尹翠兰说,经过多次努力,房管所12月上旬终于帮助她找了工人修阳台。可尽管阳台得到加固,她仍然不敢在上面放重物,担心阳台坍塌,"太危险了,让人害怕".
尹翠兰说,维修的费用也是她自己承担,一共1600元钱,房管所给开具了收条。
阳台修好后,天桥北房管所向尹翠兰出具一份整改通知书,表明:"由于情况属住户使用不当造成,房管局不承担相关责任,并且不符合使用维修资金的规定,维修费用需用户自己承担。"
这份通知让尹翠兰担心不已,"以后再出了别的问题怎么办"?
追踪报道
"35岁"老楼:
铁路作为产权单位不能弃之不管
"老楼所处的位置有些特殊。"本报21日报道二七新村1区一栋35年老楼遇到的维修难题后,所在辖区街办相关人士表示,他们之前就想和老楼的产权单位沟通。这些老楼产权单位归铁路,不归地方,是属于济南铁路局建筑段的一片楼。很多居民认为属地化管理,其实不然。现在街办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百姓有需要,一方面看到困难帮不上忙。
该人士举例,之前有报道老楼窗户破损,他们去找产权单位根本无法协调。目前,小区老楼的自来水和电表都不是一户一表,居委会还成了小区"大管家",每个月月底帮着产权单位收水费和电费。
"其实,铁路部门应该出面,不能'踢皮球'.有的小区,居民连个路灯都没有,居民很害怕。"该人士表示,一个楼道几块玻璃不到10几块钱,而楼的安全是更大的问题,涉及居民生命安全。这样的楼在济南有多少?
相关链接
危房监管尚缺强制性法律制约
"这样的老楼应由产权单位维修,产权单位先申请房屋安全鉴定,然后依据济南市的危房管理办法提出维修等修缮意见。"济南市房管局房政处相关人士表示,房子如果存在危险隐患,产权单位应该主动申请危房鉴定。后续维修上,鉴定如果不属于危险房,只需要一般性地维修,这个投入不是很大,产权单位解决可能性大一些。如果属于危险房屋,产权单位也应该承担相应责任。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筑行业迎来井喷式的增长。为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建筑业迅猛发展。很多老楼都建设在这一时期。有建筑领域专家分析,当时的设计标准相对较低,采用工艺和材料相对较低,如没有桩基、使用多孔板等;普遍存在墙体老化脱落、裂缝明显、屋面漏水等问题。
那对产权单位是否有强制性措施?济南市房管局相关人士表示,全国尚没有强制性的具体法律条款,目前济南市危房管理办法只是一个规范性文件,尚不是法规和法律。该人士表示,就其个人观点来看,目前规定和法律上并未明确危险房屋由哪个部门监管,这个职能还是空白,缺乏具体的约束性法律条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