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来了,家里没人收,怎么办?或寄存在附近商店、或由物业代收、或让快递员再跑一次。最近,由济宁市经信委、高新区牵头,委托济宁软件园某企业研发出的速递终端管理信息平台的设备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据济宁市邮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除了在社区、商务楼、学校等人口密集地,投放这种“快递智能自提柜”外,我市还将参照其他省市模式,探索建立土特产品供销“淘宝村”,让邮政快递行业全面进入e时代。
智能投递柜将为更多济宁市民提供便捷服务
快件延误、丢失、毁损,在现代快递行业的投诉事项中,以上有关“末端投递”方面的问题占到90%以上,也就是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阶段,成为制约快递行业的难题。自2012年济宁市邮政管理局筹建之初,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越的服务,成为该局深入思考和探索的业务举措之一。
今年年初,我市就专门出台相关意见指出,济宁将推进快递服务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健全快递网络覆盖面。其中,指导、支持快递企业通过发展生活配送业、设立代理门店等方式,向社区、商务办公楼延伸。统一行业标准,规范快递车辆标识与人员工作证件、服务形象。建立健全快递运输保障机制,规范寄送操作行为,办理禁区通行证,确保通行渠道畅通。丰富快递末梢服务多元化,破解末端快递服务难题,尝试委托第三方代投服务,布放电子智能快件开取箱,开设快递E站,为快递进学校、进社区、进商务办公楼提供便利。同时,从事快递末端“最后一公里”服务的小型厢式货车和二轮摩托车,确需通过禁行区域的,在非早晚高峰时段,在遵守交通秩序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允许通行。除早晚高峰时段,确需在城区营业门店前停车的,在不影响交通、驾驶员不离开车辆的前提下,可短时间内临时停放。
除此之外,今年济宁市邮政管理局还通过多方考察调研,联合高新区企业申报了速递终端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研发的科技项目。据介绍,目前设备已经成功研制出来,不久的将来在城区一些人口密集地,如:大型社区、商务楼、高校,都可以看到这种俗称“快递智能包裹柜”的设备。除了提供快递寄存、自助取件、同城物流服务外,快递智能包裹柜还将设置个人寄存、礼品寄送、自助缴费、便民信息等其他多项服务。据悉,目前第一批设备将于近期投放市场,大大方便了收寄快件时间与消费者时间不一致的问题。
延伸阅读
土特产“扎堆”咱市可探索建“淘宝村”
对于广大市民而言,提起邮政管理局几个字,恐怕印象还停留在以往寄信、邮包裹的“老邮局”时代,而在采访中,济宁市邮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邮政管理局是全市邮政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对全市邮政市场实行监督管理,原“邮政局”已经正式更名为邮政公司,为国有企业,属于市邮政管理局的监管对象。
说到今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该负责人提到比较吸引人的一点,他说,济宁本地土特产品种类繁多,金乡有大蒜,微山有大闸蟹,邹城有核桃、大枣等,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省市区的先进经验,在这些县市区小范围试点建立“淘宝村”,通过方便快捷的电商路径,提升本土商贸产品知名度、拉动地方收入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