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上午,全市“扫黄打非”工作会议在黄淮宾馆召开,总结工作,部署任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次忠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市“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吴霁雯主持。
去年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2100余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场所9680余家,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0.5万余(册)盘,清理取缔无证照经营者和游商地摊210余处,查办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77起。共向司法机关移交案件29起,刑事判决3起,民事判决9起,治安处罚17起,“扫黄打非”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王次忠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扎实做好2014年“扫黄打非”工作,围绕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扫除淫秽色情文化垃圾、打击侵权盗版出版物和非法报刊三项重点任务,开展“清源2014”、“净网2014”、“秋风2014”、“关爱2014”四个专项行动,维护市场的健康稳定。要深入推进联动执法,依托各级“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发挥文化执法、公安、工商、经信委、城管、综治办、交通等各成员单位的作用,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深化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健全全市、县、乡、村四级“扫黄打非”监管网络体系,实现“扫黄打非”工作的“无缝隙、全覆盖”,真正做到乡、村“扫黄打非”工作有人管事、有人问事,任务明确、责任到人。要加大力度重点查办一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侵权盗版和网络视听等案件,坚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毫不手软,努力开创全市“扫黄打非”工作新局面。
济宁市将专项整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扫黄打非”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市将启动“秋风2014”行动。加大对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的专项整治力度,收缴非法报刊,坚决取缔、关闭非法设立的记者站、编辑部、工作站、广播电台、“小片网”以及视听节目网站等,严厉打击以记者名义招摇撞骗、敲诈勒索的不法分子。
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市共检查各类经营场所9680余家次,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0.5万余(册)盘,清理取缔无证照经营者和游商地摊210余处,查办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77起,成功破获了梁山“1·23”侵权盗版案、兖州“3·25”网络传播淫秽物品案、鱼台“5·04”盗版音像制品案、市中区“5·15”盗版音像制品案、泗水“5·17”非法印刷案、济宁协和医院非法出版内刊案等。
今年,我市将开展系列专项,将启动“清源2014”行动,重点打击违禁出版物;启动“净网2014”行动。把互联网作为“扫黄打非”斗争的主战场,扫除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中的政治性有害内容和淫秽色情信息,严厉打击制作、传播有害内容和淫秽色情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严惩违法违规网站的开办者、维护者。启动“关爱2014”行动,专项整治少儿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突出抓好出版物市场、娱乐市场、荧屏声频、网络视听等重点领域,管好中小学周边等重点区域。
济宁净化出版物市场 严查校园周边非法出版物
讯 据《齐鲁晚报-今日运河》报道,8日,记者从全市“扫黄打非”工作会议上获悉,2014年济宁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将围绕净化出版物市场,开展四项专项治理行动。
本次会议下发了2014年全市“扫黄打非”方案和“扫黄打非”任务分工,将围绕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扫除淫秽色情文化垃圾、打击侵权盗版出版物和非法报刊三个重点任务,开展“清源2014”、“净网2014”、“秋风2014”和“关爱2014”四个专项行动。
其中,“关爱2014”行动将围绕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这个民心工程,继续深化少儿出版物市场和校园周边专项整治,突出抓好出版物市场、娱乐市场、荧屏声频、网络视听等重点领域,管好中小学周边等重点区域,深入推进网吧市场整治整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