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济宁消息网讯 (记者 周冲 通信员 孙计勇 张文 蒋利)
近年来,邹城市积极搭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临时接济为补充,医疗、住房、孤残、流浪乞讨人员等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的 “惠普型”社会救助系统,每年应用社会救助资金达1亿余元,让宽大城乡艰苦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目前,邹城市共保障城市低保对象6567人、农村低保对象26100人,年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500余万元。持续3年将敬老院建设列为市政府为民所办实事,全市17处镇街中心敬老院有13处为 “省一级敬老院”,保障农村五保对象2805人,集中供养率达89%,年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600多万元。持续4年开展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革工程,并将其列入市政府为民所办实事,累计投资2400余万元改革农村贫困群众危房2120户。对考入本科大学的特困家庭子女进行救助,每人视贫困程度给予2000元不等的救助金,累计救助1000余人次。做好城乡艰苦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工作,累计救助城乡大病医疗患者1382人,发放救助金571万元,平均每人发放救助金4000多元。对突发性灾害家庭和流浪乞讨人员给予临时救助,计划建设一处总投资400万元,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共保障孤儿89人,其中社会散居孤儿福利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福利机构孤儿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1000元,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孤儿福利补贴专项资金40余万元。成立了市慈善总会和慈善义工中心,在镇街建立了慈善分会和义工服务站,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村成立了慈善工作站,发展慈善义工团26个、义工1.3万余人。累计出资200多万元,对2155名城乡艰苦群众实行了救助。缭绕 “灾有所救”,组织开展了声援灾区捐赠和运动,累计出资141万元救助了因受龙卷风、冰霜等自然灾害的农村群众2000余户。实行优待抚恤,保障双拥优抚对象合法权益。各类优抚对象的优待抚恤金和优抚医疗保障经费全部实现了市级财政兼顾,保障重点优抚对象4193人,年发放优抚保障资金3800多万元。每年投入优抚医疗保障资金166万元,2523名优抚对象享受“一站式”即时结算医疗补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