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积极探索实现“畜牧养殖—粪肥—有机复合肥—瓜果菜”立体化生态型循环利用模式,逐步形成“种、养、饲、加”一体化生产经营,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同时,发展壮大了畜牧养殖产业。到2013年底,规模化养殖场达到3318个,其中牛、生猪、羊、禽、兔等主要畜禽存栏分别为4.6万头、36万头、38万只、558万只、110万只,出栏分别为3.7万头、78.67万头、79万只、1722.9万只、473.8万只。畜牧生产总值达到28.02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44.4%,仅此一项,泗水县年人均收入4100元。
泗水县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说,泗水县委、泗水县政府发出了建设“生态泗水、活力泗水、幸福泗水”的号召,发展壮大生态养殖是建设生态泗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局全力提供政策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引导养殖基地、养殖场、养殖户将养殖与环保有机结合,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坐落在高峪镇境内的,正在申请无公害鸡蛋认证的众成养鸡场,是泗水县规模较大的一家养鸡场,现有12栋鸡舍,年可出栏12万只鸡,日可产蛋1.08万斤,鸡蛋在济南市场占有率最高可达30%。该场遵循科学发展的原则,和众多养殖户一起成立合作社,从鸡苗和饲料采购到鸡蛋出售,都做到统一标准。该场配置饲料供合作社成员户使用,既可最大化利用饲料,又可以节约成本。除保障本社成员户使用饲料外,该场还每年向市场提供2000吨节粮环保饲料。养鸡场经理李仲芹说,我们场的鸡粪目前主要是直接出售给农民做肥料,我们正在筹划将鸡粪便做成有机肥料,预计今年下半年设备就可上马。正是因为该场规模大,养殖经营运行管理科学,产品质量可靠,所以在鸡蛋市场上享有一定的话语权。
位于大黄沟乡境内的泗水新绿食品有限公司肉牛育肥场,拥有9幢牛舍,可存栏肉牛1000多头,现存有鲁西黄牛、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奶公牛和雪花黑牛,其中雪花黑牛品质最好,肉产品主要供给高档西餐厅,价格较高。该场规划的沼气池工程已完成审批手续,预计下半年可建成投入使用。育肥场在当地收购农业秸秆做饲料,实现了秸秆禁烧、农民受益、自己受益一举三得。现在该场决定依托星村镇和高峪镇丰富的秸秆资源,分别在两镇建设较大规模的肉牛繁育基地。据了解,泗水县还有不少养殖场建设了沼气池,利用沼气解决场内照明、取暖等问题。
建于泉林镇北石匣村的泉润肉猪养殖基地,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基地将金银花等中药材加工后掺入饲料中喂猪,在防治猪疫病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成为生态养殖的又一典型,在猪肉价格有所波动的情况下,该基地养殖的肉猪出栏率不衰,仍然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