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岛城并没有这样的保险产品,但另类的“以房养老”大量存在。“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老人一般都想把房子留给子女,甚至不乏用赠房换子女来养老的事例。”青岛市老龄办调研处处长王少梅表示,还有不少老人把自己的住房租售出去,用租金、售房款养老以及帮助子女。
青岛弘宇老年公寓吴院长也表示,在公寓里常年居住的老人中,出售自住房的老人比较少,但是出租自住房以及把房子赠送给子女的老人很多,这样不仅能补贴自己的养老金,也能给子女减轻负担或者给子女一些经济上的帮助。
人物:
刘大爷
赠房后住进闺女家
79岁的刘大爷在两年前住进了大闺女家,自己的住房则送给大外孙做婚房。“老伴过世早,这几年多亏大闺女细心照顾。外孙到了结婚年纪却没房子,看闺女一家那么辛苦我心里也难受。我自己住个套二房子也没什么用,所以干脆把房子给了外孙,我搬到闺女家住。”刘大爷告诉记者,自己有4个儿女,孝顺程度确实不太一样,大闺女是最体贴孝顺的一个。其实作为一名退休教师,刘大爷每个月还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在养老金方面根本不愁,但是刘大爷说,人老了最想身边有个伴,“我用一套房子换大闺女一家的细心照料这也是理所应当。说实话,我都这个年纪了,房子对我来说没啥太大意义了,出租或出售没必要,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我更是没想过,还是给子女吧。”
张大妈
房租补贴养老金
记者在鞍山二路的青岛弘宇老年公寓见到了正躺在床上打点滴的张大妈,已经85岁的她精神还算矍铄。张大妈住的是月租金3000元的大套间,里面双人床、沙发、桌子、橱柜、厕所、厨房一应俱全,总面积有二三十平方米。据张大妈介绍,自己有4个子女,生活条件都挺好,就是平时太忙没时间照顾她,所以她干脆住进老年公寓,这里有专人照料,还有很多人聊天,比家里好多了。
“我自己没有养老金,虽然儿女生活都挺好,不在乎帮我拿养老的钱,但是当妈的不想给他们添负担。”张大妈说,自己在宁化路有一处套三的住房,现在租出去每个月能有2000多元的收益,和老年公寓的租金差不多能抵消。当记者问到将来怎么处置,会不会抵押给保险公司时,张大妈表示,“我听不懂什么叫以房养老,我也用不着弄这个。等我不在了,房子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看着处置。那房子迟早是要拆迁的,留着好。”
刘秀云
卖房住进养老院
81岁的刘秀云如今也住在老年公寓里。当记者一提“以房养老”四个字,老人就笑开了,“我不知道啥是‘以房养老’,反正我先是把房子租出去了一段时间,后来干脆卖掉了,现在住在老年公寓挺好,打算一直住下去。”刘秀云告诉记者,老伴去世得早,孩子们成家后她就剩一人住在李沧一处60年代的老房子里。虽然几个孩子条件都很好,也喊她过去一起住,但她觉得自己上年纪了,一方面不想给孩子们添乱,另一方面也不习惯孩子们家里特别干净甚至豪华的生活,所以最终选择住进老年公寓。
“在搬进来前,我把自己的房子出租了,每月租金约1500元,养老院每月收费1450元,两块儿正好抵消了,我每月元还有两三千元的退休金,用来买药或住院啥的,自己没负担,孩子们也没负担。”刘秀云介绍说,住了半年后,她感觉老年公寓不错,就把老房子卖了35万,分给了几个孩子,“现在彻底没心事了,每个月的退休金足够住老年公寓了。”
看法:
“以房养老”有点难
采访中,不少老人以及业内人士对 “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前景都不看好。“房子目前还是普通家庭最大的不动产,但凡有其他养老途径,老人都会把房子留给子女。”青岛市老龄办调研处处长王少梅认为,我国老人除了医疗、护理外,其他养老成本相对较低,我国对子女的赡养义务也有明确规定,所以老人抵押房产的需求会较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