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泗水县广大驻村联户干部按照市委、泗水县委对下派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践行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在全面了解所驻村情况,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一心一意搞帮扶,齐心协力谋发展。驻村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驻村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为泗水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报道省、市、泗水县驻村联户干部驻村入户工作中的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时下,烈日炎炎,酷暑难耐。走进高峪镇西头村,但见一排排整齐的文冠果、核桃、杨树长势喜人。新栽植的文冠果花蕾初绽,核桃、杨树一片碧绿,苗木示范基地内的碧桃、国槐苗木格外鲜艳,呈现出一派喜人的景象,绿色乡村、美丽乡村效果初显。 自今年3月以来,市林业局驻西头村工作组,切实做到下基层、接地气、转作风、知民情、解民忧、促和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发展富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很感谢市林业局驻村帮扶工作组对我们合作社的支持,自合作社成立两年来,驻村工作组队员给我们进行了技术方面的指导”,一提起市林业局驻村工作组对他的帮助,该村政旭苗木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云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西头村与新泰、宁阳交界,属于丘陵地形,这里以前传统种植花生、地瓜,农民收入较低。驻村工作组到村后,实地查看地形,对土壤进行测验,积极引导村民周国志栽植油松等苗木。为解决村民育苗浇水和育苗运出难问题,工作组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争取配套建设资金,建设了蓄水池,修通了到育苗基地的道路。
经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驻村工作组的技术指导、舆论宣传,让更多农户看到了种植苗木的好处,农户纷纷要求加入合作社。经过两年的发展,政旭合作社基地面积扩大至267亩,带动农户增至126户,辐射带动面积1000余亩,每亩增收3500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今年3月以来,工作组把发展文冠果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来抓。帮助该村建起了1000余亩的文冠果种植示范基地,培养文冠果11万棵。文冠果属深根性树种,喜光、耐寒、耐干旱,适宜荒(滩)山发展种植。通过合理施肥、科学修剪、适度环割,可使产量迅速上升,亩产种子150公斤,进入盛果期后,产量更高。结果期可延续100余年,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依托林业 规划建设绿色乡村
今年该村及早规划,采取整合项目、群众投劳、干部义务植树等有效措施,栽植核桃苗木6000棵,杨树苗木6000棵,在高峪河两岸栽植绿化苗木200余棵,并指导苗木示范基地新育苗木10万余株。
为确保新植树木的成活率,市林业局及时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到该村进行技术指导,进行现场示范操作,手把手授艺,心贴心交流,确保新栽植苗木户每家都有技术明白人。同时,驻村工作组及时组织群众浇水、修剪、铺设保水地膜等,确保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经核查,新栽植文冠果、核桃、杨树等苗木成活率均达到98%以上。
加强设施建设 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针对村内电线老化,线路绝缘性能降低,电损大的情况,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争取,对村内电网进行了改造。据村支书陈树宝介绍,自1995年以来,由于设施老化,该村仅有300户村民开通自来水。现在不一样了,自从市林业局驻村工作组来村之后,帮我们积极争取资金,铺设管道1.6万米,目前剩余的600多户也已通上了自来水。
由于西头村村户通工作立项晚,严重影响了村民的出行,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市交运局,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铺设水泥道路3公里。看着记者惊讶的表情,驻村工作组张晨光科长解释道:我们这个班子十分团结,村民也很积极热情,再加上市、泗水县领导的大力支持,着实让我们的工作开展的更加高效。
村民温保胜的家,坐落于该村主干道上,多年来,村领导多次与他协商拆迁未果,严重影响了村里的交通。驻村工作组在了解情况后,由范恒亮科长带队,多次到温保胜家走访交流,虽然频繁吃闭门羹,但范恒亮并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范恒亮等人坚持不懈的做工作,终于打通了西头村的主干路。“既然让我们来包村,我们就要对得起这里的老百姓,对得起这里的领导班子”,范恒亮说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