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记者在兖州区大安镇东葛店村采访时了解到,困扰村民良久的“村北围村路硬化难题”被区委统战部驻村工作组解决了,村民沙鲁新高兴地说:“为修这条路,我们愁过、吵过、闹过,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就是没能解决,人家驻村工作组才用两个月就把这难题化解了,村里人都拍手叫好。”
据了解,东葛店村是济宁市最大的纯回族村,村内80%的路面已硬化,但由于资金短缺,村北围村路一直未能硬化。这条路东达村集体墓地,西通公路,关系着村民丧葬仪式举行和出行问题。4月15日,统战部驻村工作组进村走访农户、收集民情民意,几乎所有村民都提到了村北围村路硬化问题。工作组组长、兖州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李健告诉记者:“这条路长1200米,硬化费用需要50万元,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民收入全靠种地,正是由于无资金来源,这条路的硬化问题才悬而未决。”统战部驻村工作组不出一月三次进村,在民意基础上制定了道路硬化方案,并申请中央和省财政补助40万元、区镇配套5万元、村集体自筹资金5万元,预计8月底动工修路。
今年4月,兖州结合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驻村联户活动中,建立健全了民意收集分级处理机制,全面及时掌握社情民意,更好地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帮扶情况跟踪问效做好办理记录,争取“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区、矛盾不积累”。
下得去、接地气是联系服务群众的基础。兖州坚持全员参与,从区各大班子领导做起,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一个村居、一个规模企业和至少5个以上有代表性的户。区委要求结对干部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10天,并形成“民情日记”或“工作日志”。目前,全区4104名干部共建立社区联系点31个、农村联系点 406个,直接联系群众14.5万户。对群众关心关注的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困难,能够解决的马上着手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制定方案逐步解决,并向群众作出解释和承诺。
按照“谁联系,谁负责”、“谁包靠,谁负责”的原则,兖州区建立“民意收集台账”,要求驻村联户干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广泛收集群众对干部作风、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社会救助等方面反映的问题。同时推广使用了“驻村入户信息平台”,规范民意收集程序。对收集到的民意进行分类分级办理,属于村“两委”职责范围内的,向村里反馈,由村“两委”负责办理;对属于镇级层面的,向镇街党(工)委反馈,由镇街负责办理;对属于部门单位的,由联建单位向有关部门单位反馈,有关部门单位协助联建单位抓好办理。
“民意收集台账”真情服务百姓,真心关爱群众,赢得群众广泛好评。截至目前,全区“第一书记”和联户干部共走访群众15万余人次,共建民情台账437余本,收集群众民意信息675余条,办结429条,各工作组到位各类帮扶物资折合300余万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