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泗水县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扎实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惠民工作,文化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文化设施覆盖城乡。在城区,实施泗水县图书馆改造提升工程,建立老年借阅室、儿童借阅室、多媒体室,扩建图书阅览室、古籍室等,泗水县图书馆晋升为国家二级图书馆;稳步推进古卞国博物馆建设,总投资1000余万元,目前基本完成地下一层主体施工,今年底可完成主体工程,明年完成室内外装修,并进行布展;完成数字影院建设,在城区主要活动场所建成三处市民大舞台。在农村,乡镇(街道)全部建有综合文化站,配有1名专(兼)职文化干部,设有图书阅览室、文艺排练室、游艺活动室、展览室等,免费向群众开放;建成乡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400多处,百姓大舞台近200个,其中农家书屋总投资800多万元,基本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
文化遗产多措保护。建立健泗水县、乡、村三级保护网络机制,加强工程建设前的文物勘探,抓好重点文保项目保护。做好馆藏文物保护,落实好文物安全责任制和值班制度,加强库房安全防范,加固文物库房的防盗门窗和监控设施,加强人员培训。目前,泗水县拥有国家、省、市、泗水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7处、24处、84处;现有馆藏文物3556件,其中国家二、三级文物26件、132件;省、市、泗水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项、7项、1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项目1项,培养泗水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2人。
文化惠民扎实推进。春节期间,组织举办迎新春庆元宵灯会、火树银花一条街、舞龙舞狮等系列文化活动;组织举办全民广场舞大赛、腰鼓比赛、“儒乡鼓韵金唢呐”泗水县民间吹打乐大赛等系列活动;扎实开展送戏下乡、市民大舞台、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演出。送戏下乡以泉乡艺术团、群星豫剧团、圣源艺术团、开心坷垃头艺术团、金声艺术团等演出单位为主,利用流动舞台车直接到各村文化广场或乡村集市开展演出活动,每场演出一般安排10-12个节目,以戏曲、歌舞、小品为主。文化惠民演出向偏远乡村和弱势群体倾斜,丰富了群众文化娱乐生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