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法院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以创建“公信法院、公信法庭、公信法官”为抓手,以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切实规范司法行为,积极破解执行难题,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转作风 树形象--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做起
完善80余项管理制度,严格流程管理、庭审规范及司法礼仪等,引导干警自觉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严守工作纪律。开办“廉政道德讲堂”,举行“廉政宣誓”,不断强化干警廉洁自律意识,确保清正廉洁。组织干警参观济宁市“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示教育图版展, 教育广大干警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深化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规范、监督和制约,统一裁判尺度,提升司法权威,树立法官的良好形象。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六难”“三案”问题,结合本院实际,进行了专项整治。由纪检监察、政治处等部门组成督察组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对各种违纪、不规范行为,以督导通报的方式通报全院。
建平台 抓公开--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
泗水县法院着力抓好“三大平台”建设,努力让司法权在“阳光”下运行。在立案大厅添置电子设备,方便公众查阅法院基本情况、机构职能、诉讼制度、工作流程、庭审进展、执行信息等相关内容。在门户网站内设置了诉讼案件当事人查询平台,当事人可凭立案时获取的密码自助查询案件进展情况。坚持以高科技打造“透明”庭审过程,目前,共建成标清数字化法庭11个,对庭审过程实现同步录音录像以及数字化存储和文档记录。全力推行裁判文书上网,以“网晒”裁判文书,“增强”法官责任心和司法公正力度。开通法院门户网站和官方微博,及时发布动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公众期盼,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知情权与监督权需求,增强社会各界对法院的理解和支持。
听民意 惠民生--把司法温暖和公正司法送到群众心坎上
从热情服务、文明办案入手,为当事人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在立案大厅设置导诉台,选派专人负责引导咨询等服务;改善硬件设施,设有专门的等候区,倡导人性化服务。降低诉讼门槛,坚持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实行诉讼费减缓免制度,2011年以来,共为1209件案件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237万余元;认真落实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救助措施,共救助困难申请执行人和刑事案件被害人42人,发放救助金19万余元。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实行院领导工作日接访、约期接谈等制度,及时排查矛盾纠纷,保障群众利益诉求。积极开展法官“五进”活动,送法到田间地头,开庭在农家院落,不断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
强执行 破难题--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11年以来,共执结标的额3.1亿余元,实际到位资金2.32亿余元,均在规定的时间内过付给申请执行人。拍卖查封资产55件,成功拍卖标的额1910万余元,及时实现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行执行分权机制改革,率先在全市法院探索建立了以“分段集约、节点控制、流程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执行机制,开辟了分权执行的新思路,大大规范了执行行为;推行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先后建立了执行联席会议制度和协助执行联络员制度,自运行执行联动网络以来,共联合联动成员单位执结案件269件,出动人力1000余人次,结案标的额4600余万元,大大提高了执行效率;集中开展了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依法冻结、扣划账户6人次,司法拘留5人,扣押车辆2部,所排查出的10件涉民生案件中7件已被执结;扎实开展“集中清理执行积案”、“反规避专项执行”活动和“四率”百日行动,全面挤压规避执行者的活动空间,顺利执结了一批“骨头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