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不久,高林波注册经营了一家网络公司,如今成了当地的门户网站,每天点击率多达几十万。高林波说,让他感到骄傲的是10多年来,触网经历让他有了自己的互联网创业梦想,想到了也正在做,而且还取得了小小的成绩。
发帖卖菜成为"女牛人"
10多年前,一场网络风暴席卷到了农村。许多农民也开始接触网络,被网络所诱惑着。今年40岁的姜波是即墨移风店镇农民。她的办公室就设在菜地,说是办公室,其实就是两间简易房。除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外,再没有值钱的东西。说起玩网络的故事,姜波脸上立即笑逐颜开。10多年前,普通的菜农姜波,就已经开始玩网络了。而那时她对网络基本上一无所知。
2003年,在岛城农民中,买电脑、拉宽带的很罕见。为了快点掌握网络技术,姜波花钱请来一名电脑技术人员,白天干农活,晚上学技术。很快,姜波在一家农业网站上,发出了卖菜的第一个帖子。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一件轰动的事情。随后几天,总会有菜农围着姜波,看她在网上如何发帖卖菜。帖子发出不久,先是省内的一些菜贩和姜波联系,后来就有更远地方的菜商来订菜。随后几年里,姜波又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周边菜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财富。姜波说,没想到一台小小的电脑,竟然如此神奇。而那时的姜波是青岛第一批用上宽带网络的农民之一。第一年通过网络卖菜就超过了千吨。
算起来,姜波算是岛城玩网络最早的农民之一。而玩QQ群更是让当地的许多菜农羡慕不已。建立第一个QQ群,是在2005年。没过多久,群里就加入了不少来自天南地北的菜商。哪里需要菜,菜价如何,姜波只要打开电脑,一切尽在眼中。而在建群不久,就接到了第一个大单。
姜波玩转了网络,让她成了青岛首批靠网络卖菜的"最牛农民".现在,姜波与当地1300多名农民、国内外30多家客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网上经销蔬菜8000多吨。姜波说,通过网上卖掉的菜,一公斤蔬菜能让菜农拿到比市场价格多1毛的利润,目前已与韩国、日本、新加坡、北京、上海等30多个国内外客商建立了业务关系,每年的收入也接近了百万元。
-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