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上映的传记电影《林肯》由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他“三顾茅庐”执意邀请著名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出演。当剧本第一次送到刘易斯手上时,这位奥斯卡影帝却以“时机过早”为理由拒绝了;当剧本第二次送给刘易斯时,他说剧情没有想象空间;斯皮尔伯格不得不找来编剧,重新写过,并还找到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充当“说客”,才打动刘易斯。
刘易斯和林肯虽然都有着瘦削的脸庞,但两人外形没有太多相像之处。不过,依靠现代高超的化妆术,当《林肯》第一张剧照公布的时候,人们都大吃一惊,“刘易斯版”的林肯真的有以假乱真的效果。
石川拿《林肯》作为例子解释说,欧美导演在拍摄传记影片时,主要考虑的是演员本身的号召力和知名度。现在化妆术越来越精湛,在挑选演员时,外形基本不是问题。
讲述英国女首相撒切尔的传记电影《铁娘子》选择大明星梅丽尔·斯特里普出演撒切尔。该片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化妆奖。“化妆师把斯特里普的牙齿弄了一下,就更像了。”石川对新京报记者说,“撒切尔有一点点小龅牙,但是斯特里普的牙齿是很好的,这也能够处理。”
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节目策划沙丹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欧美的电影界是高度市场经济,考虑资本的回收,也需要明星来演。
海伦·米伦
“女王专业户”拿奖到手软
美国电影人迈克·泰对新京报记者说,他在美国从来没有听说过类似中国的古月、卢奇这样专门的特型演员。美国也有一些演员经常出演古代的角色,比如丹尼尔·戴·刘易斯,但是绝对不会只演一个人。“我能想起来的,最接近所谓的特型演员的是海伦·米伦。”
英国女演员海伦·米伦被称为“女王专业户”。她曾经在49岁时因在影片《疯狂乔治王》中饰演王后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在2005年首映的《伊丽莎白一世》中,她同样是主演。2007年,她凭借《女王》中的伊丽莎白二世一角获得奥斯卡影后。为表彰米伦的杰出贡献,英国王室于2003年授予她大英帝国勋章。
海伦·米伦并不是像史楚金或者格洛瓦尼那样的“特型演员”。实际上,她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长得并不像,即使化妆后也不能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但是头戴银发、换了另一种嗓音的米伦,形不似而神极似,演活了女王。
不仅如此,海伦·米伦只是在上了年纪之后,才开始演女王或者皇族。她年轻时美艳动人“一脱成名”,演过各种各样的角色,比如校园喜剧《玩死miss丁》中喜欢刁难学生的古板历史教师,《高斯福庄园》中的女管家威尔森太太。
根据迈克·泰的经验,无论是拍摄历史题材的电影,还是其他类型电影,制片组找演员的考虑基本只有那么几条:演员的名气,“大腕儿”有“粉丝群”,票房有保证;资质是否符合角色需要,有时候摄制组也乐于选择一些籍籍无名的演员,以求能够发挥真实的表演;预算和档期,有名的演员要价高,但名演员的加盟也能为影视剧赢得更多的商业投资。
链接
可以养家糊口的“政要脸”
现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还有真正的特型演员吗?那些与政要长相相似的人在干什么?答案是有的,但是并不占影视业的主流。对这些人来说,更好的职业是名人“替身”。
在俄罗斯,有专门公司打造“假普京”。据媒体报道,在2007年到2008年的新年假期,长得很像普京的演员假扮普京,可以到客人的家中“会面”,为客人献花,送礼物,甚至求婚。如果支付多些钱,客户还可以与“普京”开怀畅饮。平时,这名演员在莫斯科红场与游客合影照相。
在英国,一位名叫帕特里夏·福德的女子长得酷似伊丽莎白女王。她自己开了一个网站,上面写着“我长得很像女王,所有人都这么说。如果你希望我出现在你的活动上,请联系我”。网页还列出了“假女王”希望出席的活动,包括婚礼早餐会、开业典礼、家庭聚会、电视录像、电台采访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