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颁布仅仅过了一个星期,欧洲统计局便公布了一系列悲观的经济数据:2014年第二季度,欧元区GDP增长率同比仅为0.7%。整个欧盟28国的GDP增长率同比仅仅达到1.2%。作为欧洲经济引擎的德国GDP增长率为1.3%,法国只有0.1%。“整个欧元区、欧盟国家,包括法国陷入停滞状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后经济恢复的态势有所迟缓。”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邢骅告诉南方周末。毫无疑问,俄罗斯的反制裁措施遇上了欧洲经济的停滞,其效应顿时放大。
德国《明镜》周刊转引德意志银行的一份预测称,对于俄罗斯的制裁以及随之而来的反制裁,将导致德国损失2.5万个工作岗位,经济增长率下降0.5%。同为欧盟国家的法国也未能幸免。“法国现在的财政赤字很严重,面临着降低国家债务和财政赤字的比例的时候,它对俄罗斯这样一个市场还有相当迫切的需求。”邢骅称。
这种迫切的需求体现在法国与俄罗斯经贸联系的许多方面。今年6月底,数百名俄罗斯海军人员进驻法国的圣纳泽尔造船厂。法国为俄罗斯建造的两艘“西北风”级两栖驱逐舰的第一艘正进入到最后的舾装阶段,在这两艘舰艇后面,是12亿欧元的交易以及至少600个工作岗位。俄罗斯本身还保留着继续追加两艘同级舰艇订单的意向。因此,虽然同样加入了西方阵营对俄罗斯的制裁大合唱当中,但法国政府同时也公开表示:法国将继续出口“西北风”给俄罗斯。
远水不解近渴
凛冬将至,俄罗斯的天然气是欧盟,尤其是中东欧国家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一旦俄罗斯关上天然气的阀门,欧洲三分之一的能源顿时无迹可寻。而欧盟国家的对策看起来远水不解近渴。
《明镜》周刊用了一个“回旋镖效应”来形容这场制裁大战,按照孔田平的解释,这场制裁战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2013年俄罗斯对欧盟的出口额是2920亿美元,欧盟对俄出口额是1690亿美元。俄罗斯获得了1230亿美元的贸易盈余。美国和俄罗斯的贸易额加在一起将才近400亿美元。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俄罗斯是欧盟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孔田平说。
对于俄罗斯来说,除了在资本市场被拒绝,它还因为不再进口西方农产品而不得不转向中国、拉丁美洲以及土耳其寻找替代进口产品。而对于欧盟来说,在受到俄罗斯反制裁措施之后,它不得不迅速向成员国提供总共达1.25亿欧元的农业补贴以救急。这笔钱对于长期享受高额补贴农业的欧盟成员国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根据华沙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哈利兹克在去年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提供的数据,欧盟仅仅在过去一年就向波兰提供了10亿欧元的补贴。波兰每个农民每年在每英亩土地上获得的补贴就达到200欧元。
悬挂在欧盟头上的还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近9月,凛冬将至。俄罗斯的天然气是欧盟,尤其是中东欧国家的主要能源来源之一。一旦俄罗斯关上天然气的阀门,欧洲三分之一的能源顿时无迹可寻。而欧盟国家的对策看起来远水不解近渴。
波兰外交部对此的态度是,现在欧盟以及俄罗斯都无意发动一场天然气战争,双方必然会达成妥协。另外一个解决方案,如雅拉诺夫斯基所言,波兰可以靠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从欧洲以外进口能源。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邢骅也认为,欧洲已经在致力于能源来源的多元化。欧洲正在兴建从土耳其到奥地利的纳布科输气管道,这样可以绕开俄罗斯,免遭“断气”之虞。遗憾的是纳布科管道最早要到2018年才建成,而且它的输气量大约只有俄罗斯向中东欧供气量的十分之一,无法根治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症。剩下的替代方案还有直接从北非和中东进口油气。即便不受当地政局的影响,这样的替代方案还是会大大推高冬季供暖的成本。
在经济压力以及能源危机的双重压力之下,欧盟内部对如何制裁俄罗斯意见并不完全一致。
“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反应很强烈,德国和法国很克制。”孔田平说。前者出于历史和地缘政治原因,担心乌克兰动乱会波及本国。后者虽然总体上来说和西方阵营一起,在道义上谴责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上的表现,也通过对俄罗斯采取集体经济惩治的措施,但是仍旧如邢骅所说的那样,坚持和俄罗斯保持对话,争取和俄罗斯共同解决乌克兰危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