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择校,堵还是疏
对济南市逐渐提高的中考指标生比例,以及由此逐渐收紧的择校生升学空间,家长邹先生表示,教育问题关乎千家万户,每一条政策出台前都应充分调研,广泛听证,并主动让社会知晓。
相关人士表示,“如此做法相信能遏制住择校之风”.但他也有疑惑:义务教育实行九年一贯制,2016年新政策的影响范围为九年,2013年公布到2016年实施,缓冲期却只有三年,一些学生不得不承受升入优质高中的几率大幅下降的政策安排。
针对部分择校生家长的反弹,济南市教育局在官网上予以解释:2014年中考,在指标生比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普通高中减少的择校生名额全部纳入统招生计划”,这就使得更多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学生增加了选择填报普通高中统招计划并被录取的机会。
在采访中,不少择校生家长和业内人士也在思考对策。
有人提议,2016年新政策影响范围内的择校生,按照“老人老办法”,保持择校生身份,在全市范围内争夺按目前计算的32%的非指标生名额,而不是勒紧,毕竟这部分孩子择校早已成为事实,如果在“出口”处用政策勒紧,只会造成“交通拥堵与混乱”.也有人表示,对近年因为政策性原因产生的择校生调查出数量、具体择校缘由,修改择校生身份,之后,则彻底取消择校生,但这在实践中实施难度大。据业内人士估算,2016年政策影响范围内的全市择校生规模有万人左右。
教育管理学学者彭虹斌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应择校,而在于能否公平择校。现有严控择校的政策,实际上采取的是“堵”的办法。择校是现阶段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产物,控制择校也是针对现实情况的选择。要从根本上缓解择校热,必须改变现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畸形集中与短缺的情况。延伸阅读:多地严查“谢师宴”“升学宴” 禁止借宴请敛财举办一场升学宴花费超万元 淄博升学谢师宴仍火爆多地禁借升学宴请敛财 变味“谢师宴”为何难谢幕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要坚持就近入学 禁升学考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办任何形式的入学升学考试为女儿办升学宴违纪教师称想不通:不奢侈未收礼
相关阅读